时间: 2025-05-03 22:31: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31:09
蝶恋花(和张文伯海棠)
作者:王之道 〔宋代〕
碧雾暗消香篆半。
花影穿帘,厌浥苍苔院。
鸂鶒一双塘水暖。
浮沈时近垂杨岸。
雨过不知春事晚。
但怪朱唇,得酒红潮面。
野蔌山肴三四盏。
携尊更向花前看。
春天的雾气渐渐散去,空气中弥漫着半缕花香。
花影透过帘子,令人厌倦的是浸润着青苔的院子。
一对鸳鸯在温暖的塘水中游弋。
沉浮的时光,临近了垂柳的岸边。
雨后不知春天已晚。
只怪朱唇,饮酒后泛起红潮。
几盏山野的酒肴,三四道佳肴。
我携着酒壶,更向花前欣赏。
该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写,反映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生活情趣的追求,体现了“花前月下”的传统文化意象。
王之道,字子道,号希明,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美。王之道的作品多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蝶恋花》是王之道在春天游玩时所写,表现了他对春天的喜爱以及对花前饮酒消遣的悠闲心态。这首词的创作正值花开时节,抒发了诗人对春色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蝶恋花》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天的图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享受。开头两句通过“碧雾暗消”与“香篆半”的对比,营造出一种轻柔、朦胧的春日氛围,似乎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渐渐逼近。接下来的几句中“花影穿帘”描绘出一种静谧而富有情趣的场景,诗人似乎在院中独坐,默默欣赏窗外的花影。
“鸂鶒一双塘水暖”,这句描绘出一对爱情的象征,暗示了春天的温暖与生机。诗人对时间的感慨,“浮沈时近垂杨岸”,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流逝,添了一丝惆怅。最后几句转向自饮自乐,诗人以“朱唇”、“酒红潮面”来描绘饮酒后的欢愉,体现出春日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整首词意境悠远,情感真挚,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春天的热爱,展现了宋代词人的风雅和洒脱。
碧雾暗消香篆半。
春日的雾气渐渐消散,空气中弥漫着半缕花香。
花影穿帘,厌浥苍苔院。
花的影子穿透窗帘,令人厌倦的青苔院子。
鸂鶒一双塘水暖。
一对鸳鸯在温暖的塘水中游弋。
浮沈时近垂杨岸。
时光在浮沉中接近垂柳的岸边。
雨过不知春事晚。
雨后却不知道春天已晚。
但怪朱唇,得酒红潮面。
只怪红唇在饮酒后泛起红潮。
野蔌山肴三四盏。
几盏山野的酒肴,三四道佳肴。
携尊更向花前看。
我携着酒壶,更向花前欣赏。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对春色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享受。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鸂鶒”是什么意思?
A. 一种果实
B. 一种水鸟
C. 一种花卉
D. 一种树木
填空题:诗中“携尊更向花前看”的意思是____。
判断题:诗中表现了对春天的惆怅感。 (对/错)
《春望》(杜甫)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更多地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怀,与王之道的欢快情感形成对比。
《桃花源记》(陶渊明)
描绘了一个理想的世外桃源,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类似于王之道对春天的愉悦享受,但焦点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