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45: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45:17
蝶恋花 湘门别后,大雨不止,因成二阕 其一
桃杏匆匆都过却。
海棠帘外,又破胭脂萼。
整日风欺和雨掠。
无情最是天公虐。
况复绿窗人作恶。
客去天涯,何处堪栖托。
野店残灯村酿薄。
征衫湿透难温著。
春天的桃花和杏花匆匆已然凋谢。
海棠花在帘外,花瓣又被雨水打落。
整天风雨交加,肆意侵袭。
无情的天公最是残忍。
更何况窗内的人心肠也狠毒。
客人远去天涯,何处可以寄托?
乡村的小店只剩残灯,酒也酿得稀薄。
征途上的衣衫湿透,难以再温暖身体。
张令仪,清代诗人,字子筠,号澄江,生于明末清初,因其诗风清新脱俗,常常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结合,受到后世的赞赏与传颂。
这首词作于春雨绵绵的时节,诗人因离别而感到惆怅,加之连绵的雨水使得柔美的春天显得更加悲凉,反映了他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现实的无奈。
《蝶恋花 湘门别后,大雨不止,因成二阕 其一》是一首抒情词,张令仪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春天短暂美好的惋惜与对离别的深切感受。诗中,桃杏花的凋谢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美好事物的结束,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雨水的侵袭不仅仅是自然现象,更是对诗人情感的映衬,尽显秋风萧瑟、春雨凄凉的意境。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对于生活的无力感和对离别的深刻反思。尤其是最后几句,提到“客去天涯,何处堪栖托”,将离别之痛与对未来的迷茫交织在一起,更加深了全诗的情感深度。张令仪用词精炼,情感真挚,使得这首词在清代诗词中占有一席之地。
全诗通过描绘春雨中的景象,表达了对青春与美好事物逝去的惋惜,借助离别的主题表现了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深刻揭示了人性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海棠”在文中象征什么?
填空题:诗中“客去天涯,何处堪__”表达了诗人的____感。
判断题:整首诗歌主要描写了春天的美好与生命的希望。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