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3:05: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3:05:30
原文展示:
涂中寄薛中裕 司马扎 〔唐代〕 贫交千里外,失路更伤离。 晓泪芳草尽,夜魂明月知。 空山连野外,寒鸟下霜枝。 此景正寥落,为君玄发衰。
白话文翻译:
在千里之外结交的贫贱朋友,一旦迷失方向,离别更添伤感。 清晨泪水洒在芳草上,直到草尽,夜晚的魂魄只有明月知晓。 空旷的山野连绵不断,寒冷的鸟儿落在结霜的树枝上。 这样的景色显得格外孤寂,为了你,我的黑发也变得斑白。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扎,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多抒发个人情感,尤其擅长描绘离别和孤寂的景象。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司马扎在旅途中寄给友人薛中裕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以及自身在旅途中的孤独和忧愁。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和对远方朋友的思念。诗中“贫交千里外,失路更伤离”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反映了人生道路上的迷茫和挫折。“晓泪芳草尽,夜魂明月知”则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哀愁和孤独。后两句“空山连野外,寒鸟下霜枝”进一步以空旷的山野和寒冷的鸟儿,强化了诗中的孤寂氛围。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孤独和思念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和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以及人生道路上的迷茫和挫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贫交千里外”中的“贫交”指的是什么? A. 贫困的朋友 B. 贫贱之交 C. 贫穷的交往 D. 贫瘠的土地
“晓泪芳草尽”中的“芳草尽”比喻什么? A. 情感的消逝 B. 草地的枯萎 C. 时间的流逝 D. 泪水的干涸
“夜魂明月知”中的“明月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