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5:12: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12:44
原文展示:
宿寿安甘棠馆·行人方倦役 司马扎 〔唐代〕
行人方倦役,到此似还乡。 流水来关外,青山近洛阳。 溪云归洞鹤,松月半轩霜。 坐恐晨钟动,天涯道路长。
白话文翻译:
旅人正感到旅途的疲惫,到达这里仿佛回到了故乡。 关外的流水潺潺而来,青山近在洛阳城旁。 溪边的云彩归于洞中的鹤,松树下的月光洒满了半开的窗户和霜。 坐着担心晨钟响起,因为那意味着天涯的道路依然漫长。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扎,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多以抒情为主,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旅途中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旅人在长途跋涉后到达一个让人感到亲切和安心的地方,但内心依然担忧着未来的旅途。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旅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道路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旅人的视角,描绘了到达一个陌生地方后的复杂情感。首句“行人方倦役,到此似还乡”直接表达了旅人的疲惫和对这个新地方的亲切感,仿佛回到了故乡。接下来的两句“流水来关外,青山近洛阳”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增强了这种亲切感,同时也暗示了旅人所处的地理位置。后两句“溪云归洞鹤,松月半轩霜”则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了夜晚的宁静和寒冷,以及旅人内心的孤独和忧虑。最后一句“坐恐晨钟动,天涯道路长”则是对未来旅途的忧虑,表达了旅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担忧。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旅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道路的忧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旅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道路的忧虑。诗中的旅人在到达一个新地方后,虽然感到亲切和安心,但内心依然担忧着未来的旅途,这种复杂的情感贯穿全诗,形成了深刻的主题思想。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行人”指的是什么? A. 旅人 B. 行人 C. 士兵 D. 商人
“到此似还乡”中的“此”指的是什么地方? A. 故乡 B. 旅馆 C. 洛阳 D. 关外
“溪云归洞鹤”中的“洞鹤”象征着什么? A. 神秘 B. 超脱 C. 孤独 D. 安宁
“坐恐晨钟动”表达了旅人什么样的情感? A. 期待 B. 忧虑 C. 安心 D. 喜悦
答案:1. A 2. B 3. B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