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惜分钗 其二 怅别

《惜分钗 其二 怅别》

时间: 2025-04-29 22:03:45

诗句

人轻别。

愁如结。

长亭遥挂青楼月。

漫凝眸。

付东流。

水逐桃花,风送郎舟。

悠。

悠。

眉长斗。

腰初瘦。

黄昏正是愁时候。

意难留。

恨无休。

雨打风筝,泪滴香篝。

收。

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2:03:45

原文展示

惜分钗 其二 怅别
作者: 丁澎 〔清代〕

人轻别,愁如结。
长亭遥挂青楼月。
漫凝眸,付东流。
水逐桃花,风送郎舟。
悠。悠。
眉长斗,腰初瘦。
黄昏正是愁时候。
意难留,恨无休。
雨打风筝,泪滴香篝。
收。收。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人们轻易地别离,心中的愁苦就像纠结的丝线。
长亭远处挂着青楼的月影。
我漫无目的地凝视,眼泪随着东流的水而去。
水流逐着桃花,风送走了我的郎舟。
悠然啊,悠然。
眉头愁苦,腰身渐瘦。
黄昏正是愁苦的时刻。
情难以留住,恨意无休无止。
雨打着风筝,泪水滴落在香篝上。
收拾心情,收拾心情。

注释

字词注释:

  • 轻别: 轻易的分别。
  • 愁如结: 愁苦像打结一样,形容心情的复杂。
  • 青楼月: 指青楼上的月亮,暗示离别的孤寂与愁苦。
  • 漫凝眸: 随意地凝视,表达无所适从的心情。
  • 水逐桃花: 水流带走桃花,象征离别与流逝。
  • 黄昏: 傍晚时分,常被用来渲染愁苦的氛围。
  • 泪滴香篝: 香篝是用香料制作的篝火,泪水落在上面,喻意感伤。

典故解析:
本诗采用了“桃花”、“青楼”等意象,桃花常象征美好的爱情与春天,而青楼则常与离愁别绪相联系。诗中的离别情景与古代文人的伤感情怀密切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丁澎,清代诗人,生平不详,诗作蕴含浓厚的感情,擅长抒情诗。其作品常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具有一定的社会批判意识。

创作背景:
《惜分钗》系列诗作是丁澎在经历离别之际所作,表达了对爱情和离别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情感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惜分钗 其二 怅别》是一首充满离愁别绪的抒情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离别的深切感受和满腔的愁苦。开篇以“人轻别,愁如结”点出主题,简单而有力,瞬间引发读者的共鸣。长亭与青楼月的意象交织,象征着离愁的孤独与无奈,令人感受到一种遥远的情感联系。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用“漫凝眸,付东流”的意象,描绘了目送亲人离开的情景,水流与桃花的结合,既有自然的美感,又传达出一种无奈与流逝的感慨。接下来的“悠。悠。”则增添了一种无尽的惆怅,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停滞,思念的情愫在心中弥漫。

“眉长斗,腰初瘦”,通过自我描写,展现了离别后的情感变化,愁苦使得身体和精神都受到了压迫。“黄昏正是愁时候”一句,点明了时空的背景,黄昏的意象加强了孤独与哀伤的氛围。最终,雨打风筝与泪滴香篝的意象,形象地描绘了情感的痛苦与无奈,诗人在离别中的眼泪,化作了对往昔的追忆。

整首诗在情感的层次上表现得极为细腻,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与内心情感的反映,展现了作者对离别的深刻感受与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人轻别,愁如结。”:离别显得轻松,心中却愁苦重重。
  2. “长亭遥挂青楼月。”:长亭远方,月光映照青楼,营造出孤独的氛围。
  3. “漫凝眸,付东流。”:随意凝视,眼泪随东流的水而去,象征着无法挽留的情感。
  4. “水逐桃花,风送郎舟。”:水流带走桃花,风把郎舟送走,暗示离别的无情。
  5. “悠。悠。”:反复的“悠”字,强调心情的悠长与绵延。
  6. “眉长斗,腰初瘦。”:愁苦导致身体的变化,眉头皱得长,身材渐瘦。
  7. “黄昏正是愁时候。”:黄昏时分正是愁苦的最佳时机,情感更加浓烈。
  8. “意难留,恨无休。”:情感难以留住,恨意却无休止。
  9. “雨打风筝,泪滴香篝。”:雨打风筝的意象与泪水的滴落,象征着伤心与感伤的深切。
  10. “收。收。”:最后的收拾心情,似乎在告别过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愁苦比作结,形象而深刻。
  • 拟人:水逐桃花,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悠。悠。”的反复,增强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离别之愁展开,表现了对爱情的思念、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无奈的恨意,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长亭:象征离别的场所,通常与悲伤相连。
  • 青楼月:暗示孤独与愁苦的情感。
  • 桃花:象征美好的爱情,流逝的情感。
  • 黄昏:代表愁苦的时刻,增强了情感的氛围。
  • 风筝:象征自由与无奈,雨打风筝则表现了感伤。
  • 香篝:代表温馨与伤感的交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惜分钗 其二 怅别》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A. 唐代
    B. 宋代
    C. 清代
    D. 明代

  2. 诗中“黄昏正是愁时候”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愁苦
    C. 兴奋
    D. 安静

  3. “水逐桃花,风送郎舟”中的“郎舟”指的是什么?
    A. 船
    B. 农具
    C. 马
    D. 房屋

答案:

  1. C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的作品,表达对离别的伤感。
  • 《长恨歌》:白居易的诗,描绘爱情与离别的故事。

诗词对比:

  • 丁澎 vs. 白居易
    丁澎的《惜分钗》侧重于个人情感,细腻入微;而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则通过叙事,展现爱情与离别的宏大背景,情感上更为历史。两者都反映了离别的痛苦,但表现手法各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研究》
  • 《诗词鉴赏与分析》
  • 《古典诗词选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谢公挽词三首 野鹊 酬净照大师说 送谢希深学士北使 白牡丹 三桥诗·右望佳 三桥诗 望佳 阮郎归 渔家傲 纪德陈情上致政太傅杜相公二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惨绿年华 室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经藏 頁字旁的字 日征月迈 風字旁的字 芜音累气 大可不必 抑折 见字旁的字 显姓扬名 鄣隐 日字旁的字 一顾之价 拍档 折文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