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14: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14:34
和陶时运四首
下有澄潭,可饮可濯。
江山千里,供我遐瞩。
木固无胫,瓦岂有足。
陶匠自至,啸歌相乐。
这片清澈的潭水,可以饮用也可以洗涤。
这广袤的江山,令我神往悠远。
树木本来就没有腿,瓦片又怎能有脚呢?
陶匠自己来了,边唱歌边愉快地工作。
诗中提到的“陶匠”可能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和隐逸精神有关。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隐士和田园诗人,他的诗作反映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淡泊。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书画家。他以诗、词、文名世,对后世影响深远。苏轼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派的气魄,也有细腻派的情感。
这首诗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在艰难的政治环境中,苏轼依然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快乐,体现了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苏轼的《和陶时运四首》展现了他对自然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诗的开篇以“下有澄潭,可饮可濯”引入,生动描绘了自然的清新和美丽,清澈的潭水象征着生命的纯净与希望。接着“江山千里,供我遐瞩”,描述了辽阔的山河,表现了诗人对广阔天地的向往,给人以胸怀壮志的感觉。
而后两句“木固无胫,瓦岂有足”则带有哲理性,表明事物的本质与其功能,隐喻人事的无常与限制,反映了苏轼对人生的思考。最后一句“陶匠自至,啸歌相乐”,则描绘了陶匠在制作陶器时的快乐场景,象征着一种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整首诗通过自然与生活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的向往,让人感受到一股清新而又深邃的力量。
整首诗歌传达了苏轼对自然的热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通过简单的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诗中“澄潭”的意思是:
A. 浑浊的水
B. 清澈的水
C. 冷的水
D. 热的水
“江山千里”描绘的是:
A. 诗人的心情
B. 自然的广阔
C. 人生的无常
D. 陶匠的工作
“木固无胫,瓦岂有足”的意思是:
A. 树木和瓦片都没有腿
B. 树木可以走
C. 瓦片可以飞
D. 树木和瓦片都能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