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7:43: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43:31
惜分钗 寄君莲
作者: 赵我佩 〔清代〕
黄昏去。香三炷。绿窗人共灯花语。
酒初醒。梦难成。谁家玉笛,唤起江城。
听。听。阳关句。伤离绪。相思多在垂杨树。
别长亭。记叮咛。愁心如醉,泪眼含情。
盈。盈。
黄昏时分,香烟缭绕,三支香烛在燃烧。
窗前,灯光下,两人相对,低声细语。
酒刚刚醒来,梦却难以成真。
是谁家的玉笛,唤醒了江城的夜晚?
听啊,听啊,阳关的曲调,勾起了离别的伤感。
相思多在垂杨树下,
在长亭别离之际,记住那叮咛的嘱托。
愁绪如醉,泪眼中满是情意,
心中情感盈满,恰似这泪水。
赵我佩,清代女诗人,生活在一个男性主导的社会中,她的诗歌常常表达出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与思考,尤其在离别、相思等主题上尤为突出。
本诗创作于清代,处于士人多次南北往来的历史背景下,诗中充满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对离别的感伤,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情感的重视。
《惜分钗 寄君莲》是一首充满情感的古诗,诗中通过对黄昏、香烛、灯下细语的描绘,营造出了一种温馨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开头的“黄昏去,香三炷”将读者引入一个宁静而又神秘的夜晚,暗示着即将到来的分别。接着,诗人用“酒初醒,梦难成”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似乎一切美好的梦境都无法成真。
“谁家玉笛,唤起江城”,这一句不仅引入了音乐元素,还表现了对故土的思念。玉笛的声音仿佛在召唤着诗人,让人感受到离别的愁绪。接下来的“阳关句”更是直接点明了离别的主题,阳关的旋律与离别的情感交织在一起,使整个诗意更加深邃。
最后,结尾的“愁心如醉,泪眼含情”以极为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时的心境,情感的盈满与泪水的交织,形成了强烈的视觉与情感冲击。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描写中,表现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对离别的哀伤,深刻而动人。
黄昏去。香三炷。
夕阳西下,三支香烛在燃烧,寓意着对过去时光的怀念。
绿窗人共灯花语。
绿窗前,二人共聚灯下,低声交流,增添了亲密感。
酒初醒。梦难成。
醉酒刚醒,梦境却难以实现,表达出一种失落感。
谁家玉笛,唤起江城。
远处传来的笛声勾起了对故乡的思念。
听。听。阳关句。
聆听阳关的曲调,感受到离别的伤感。
伤离绪。相思多在垂杨树。
伤感的离别情绪,多在垂杨树下,象征着相思之苦。
别长亭。记叮咛。
在长亭别离时,心中铭记对方的嘱托。
愁心如醉,泪眼含情。
心中愁绪如醉,泪眼中满是情感。
盈。盈。
表达情感的满溢,似乎再也无法抑制。
整首诗主要表现了对爱情的珍惜与离别的伤感,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表达,展现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形成了丰富的情感层次,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诗中提到的“香三炷”象征什么?
A. 过去的时光 B. 未来的希望 C. 友情
“阳关句”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离别的伤感 C. 友谊
诗中提到的“垂杨树”象征着?
A. 相思 B. 快乐 C. 财富
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前者细腻柔情,后者豪放壮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