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3:38: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38:20
归云三首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坐看山头托宿云,一云才动万云奔。
霍然散作千村雾,远处昏来近处昏。
我坐在山顶看那停留的白云,才一朵云动起来,万朵云就随之奔腾而去。
突然间,这些云变成了千村的雾气,远处的村庄朦胧而昏暗,近处的景色同样模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云”和“雾”在古诗中常用来象征变化无常和人生的迷离。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他的诗歌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寄托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
《归云三首》以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对云朵运动的细致观察,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全诗的意境深邃,表现出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生命无常的思考。首句“坐看山头托宿云”便让人感受到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诗人似乎在山顶静坐,心无杂念,专注于眼前的自然现象。随着“一云才动”,万云奔涌而出,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动与活力,仿佛是对生命的赞美。
接下来的“霍然散作千村雾”,则是云的变化引发的景象,给人一种突如其来的感觉,似乎在瞬间就笼罩了千村,形成了朦胧的雾气。这种变化不仅是自然现象的描绘,也暗示了生活中的种种变幻与不确定性。最后的“远处昏来近处昏”,则进一步加强了这种朦胧的意象,表现出一种对未来的迷茫与思索。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的美妙和生命的深刻,令人遐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云雾变化的描绘,反映了自然的无常与人生的变幻,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观察的自然现象是什么?
“一云才动万云奔”中的“一云”指的是什么?
“远处昏来近处昏”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杨万里的《归云三首》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前者更侧重于云的变化与人生的哲思,而后者则通过山水描写表达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
以上内容为对《归云三首》的详细解析与学习资料,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