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06: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06:32
不资冬日秀,为作暑天寒。
先植诚非凤,来翔定是鸾。
这首诗的意思是:竹子在冬天并不显得特别出众,但在炎热的夏天却能生出清凉的感觉。看似先种的并不是凤凰,然而最终飞来的却一定是鸾鸟。
“凤”和“鸾”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两种神鸟,象征着高贵与美好。凤常被视为祥瑞的象征,而鸾则是凤的伴侣,二者常常一起出现,传达出吉祥与美好的寓意。
作者介绍: 韦处厚,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以其诗歌见长,风格独特。其作品常展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具有较强的哲理性。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盛世,社会文化繁荣,诗人对自然的感悟与人情的思考相互交织,反映出时代的气息和个人的情感。
韦处厚的《竹岩》以竹子作为主要意象,展现了自然景物的独特美感。诗中通过对比手法,揭示了竹子在不同季节的不同表现。冬日的竹子,虽然不如其他植物那般显眼,但在炎热的夏天,它却能带来一丝清凉,这一对比让人感受到竹子的韧性和生命力。此外,诗的后两句引入了凤与鸾的意象,暗示着在看似平常的事物中,潜藏着非凡的价值和美好,寓意深远,发人深省。整体而言,诗歌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哲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见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内在的价值与外在的表现之间的关系,提醒人们在生活中关注事物的真实本质,而不仅仅是表面的光鲜。
诗词测试:
诗中“竹”在冬天的表现如何?
诗中提到的“翔”指的是什么?
“先植诚非凤”意指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竹石》与《竹岩》都以竹子为主角,前者强调竹子的坚韧不拔,后者则更侧重竹子带来的清凉感受与内在价值的展现。两首诗在意象使用上有共通之处,但在情感基调和哲理表达上各有侧重。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