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夫子九日拟登吴山因雨不果原韵

《和夫子九日拟登吴山因雨不果原韵》

时间: 2025-04-26 15:28:59

诗句

重九宜晴雨声密,相望窗前秋瑟瑟。

未过小圃访黄花,恐负花期被花责。

芳辰寂寂遣情难,倦插茱萸感百端。

身世浮萍空碌碌,何如秦女早乘鸾。

怜予夙怀林下志,幼对溪山愿差遂。

年来四壁聊可栖,悠然三径有馀致。

潇潇风雨静中听,竹影松枝帘外青。

兴到岂知尘内事,烟云间泼墨无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28:59

原文展示

重九宜晴雨声密,相望窗前秋瑟瑟。
未过小圃访黄花,恐负花期被花责。
芳辰寂寂遣情难,倦插茱萸感百端。
身世浮萍空碌碌,何如秦女早乘鸾。
怜予夙怀林下志,幼对溪山愿差遂。
年来四壁聊可栖,悠然三径有馀致。
潇潇风雨静中听,竹影松枝帘外青。
兴到岂知尘内事,烟云间泼墨无停。

白话文翻译

重阳节本该是晴天,但雨声密集,窗前秋风瑟瑟。
还未走出小园去看黄花,担心错过了花期会受到花的责怪。
在这寂静的秋日,情感难以发泄,疲倦地插上茱萸,感慨万千。
身世如浮萍,无所依靠,何不如秦女早早乘上神鸾。
我怜惜自己心中向往的林间志趣,年轻时曾向溪山许下愿望未能实现。
这些年来四面墙壁聊可以栖息,悠然三条小径还有余兴。
在潇潇风雨中静静倾听,竹影松枝在帘外摇曳着青色。
兴致来了又怎会在意尘世琐事,烟云之间泼墨不断。

注释

  • 重九: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 小圃:小花园。
  • 茱萸:一种植物,重阳节时插在头上以避邪。
  • 秦女:指古代神话中的女子,象征理想和高远的追求。
  • 三径:指幽静的小路,表达闲适的生活情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冯娴,清代女诗人,生于清朝,作品以婉约、清丽著称,常表达女性的细腻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重阳节前夕,因天气原因未能如愿登高,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人生的感慨,同时表达了因花期而生的惆怅。

诗歌鉴赏

全诗通过重阳节的时节描绘,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理想的追求。开头以“重九宜晴”引入,描绘出节日的氛围,但随即转入对阴雨天气的失落,显示出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对黄花的期待与担忧,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惋惜。

“身世浮萍空碌碌”一句,深刻揭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感叹人生无常,浮沉不定。紧接着提及“秦女早乘鸾”,则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渴望逃离现实的束缚。最后几句通过“潇潇风雨”和“竹影松枝”,展现出一种淡然的心境,品味生活中的细微之处,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宁静。

整首诗融合了时节、自然与个人情感,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独特的审美情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重九宜晴雨声密:提到重阳节本该晴朗,却因雨声密集而感到失望。
  • 相望窗前秋瑟瑟:窗外的秋景透出一丝萧瑟之感。
  • 未过小圃访黄花:诗人尚未走出小园去探访盛开的黄花。
  • 恐负花期被花责:担心错过花期而遭到花的责怪。
  • 芳辰寂寂遣情难:在这寂静的美好时光中,情感难以抒发。
  • 倦插茱萸感百端:疲倦地插上茱萸,感慨万千。
  • 身世浮萍空碌碌:感叹自己如浮萍般无所依靠,生活空虚。
  • 何如秦女早乘鸾:不如古代神话中的秦女早早乘上神鸾,追求理想。
  • 怜予夙怀林下志:怜惜自己从小对林间志趣的渴望。
  • 幼对溪山愿差遂:年轻时对溪山的愿望未能实现。
  • 年来四壁聊可栖:这些年来四壁聊可栖息,生活安稳。
  • 悠然三径有馀致:悠然自得,三条小径还有余兴。
  • 潇潇风雨静中听:在风雨中静静倾听自然的声音。
  • 竹影松枝帘外青:窗外竹影松枝摇曳,形成一幅自然的画面。
  • 兴到岂知尘内事:兴致来了又岂会在意世俗琐事。
  • 烟云间泼墨无停:在烟云之间,泼墨作画,表达艺术创作的无穷。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身世浮萍”比作浮萍,表达生命的无常与漂泊感。
  • 拟人:将黄花拟人化,表现出对自然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运用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重阳节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与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了她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浮世的沉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重阳:象征长寿与团圆的节日。
  • 黄花:象征美好与青春,代表着对生命的珍惜。
  • 茱萸:象征辟邪与祈求平安。
  • 秦女:象征理想与追求,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期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重阳节又称什么?
    • A. 中秋节
    • B. 冬至
    • C. 九九重阳
    • D. 春节
  2. 诗中提到的“秦女”象征着什么?
    • A. 逃避现实
    • B. 理想与追求
    • C. 对爱情的渴望
    • D. 家庭的温暖
  3. 在诗中,诗人对花期的担忧主要体现了什么情感?
    • A. 失落
    • B. 愉悦
    • C. 愤怒
    • D. 平静

答案

  1. C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杜甫
  • 《静夜思》:李白
  • 《山中问答》:王维

诗词对比

  • 《秋夕》:描绘秋天的孤寂与思乡之情,与本诗的秋意相似。
  • 《静夜思》:反映了对家乡的思念,与诗人在重阳节的情感共鸣。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冯娴研究》
  • 《古诗词赏析与理解》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昆阳城 泊橛涧观渡 送李才元学士知广安军 拟王维偶然作 合流曹光道惠钜李知其炎酷中有此味亦可乐也 送曾子固苏轼 汝坟贫女 依韵和王景彝学士紫宸仲冬早谒 寄宋中道 希深所居官舍新得相府蔬圃以广西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敲冰玉屑 过节 不良 秙祥 隶字旁的字 巾字旁的字 鬥字旁的字 经纶济世 閠字旁的字 满城桃李 矫时慢物 单耳刀的字 险逼 榆瞑豆重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裂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烘托渲染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