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44: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44:10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十五
作者: 晁补之 〔宋代〕
幼闻锦江春,欲访子云宅。
叩门问奇字,便埽四方迹。
青云看一鹗,凡毛愧累百。
劳公谕伯业,齿坚头未白。
何当摆俗累,岁月可惋惜。
我幼时听说锦江的春天美好,想去拜访子云(陶渊明)的住所。
轻轻叩门询问那奇妙的字句,便将四方的足迹扫除。
在青云之上看见一只鹗鸟,凡鸟却因它的羽毛而感到羞愧。
劳公(陶渊明)劝诫我放弃功名,虽然我牙齿坚固,头发尚未花白。
何时才能摆脱世俗的累累负担,岁月真令人惋惜。
晁补之,字叔梦,号阮溪,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古诗,尤其是田园诗和咏怀诗。其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
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士人追求清净生活的背景下。对陶渊明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厌倦。
本诗以简练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与厌倦。开篇以“幼闻锦江春”引入,展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陶渊明隐居生活的向往。接着,通过“叩门问奇字”表明对陶渊明诗句的崇敬,表现出对其精神世界的渴望。
诗中“青云看一鹗”用鹗鸟作为意象,既象征高远的理想,也暗示了身处世俗的困境。最后以“何当摆俗累,岁月可惋惜”收尾,表达了对世俗繁忙生活的无奈和对美好岁月的珍惜,情感深邃而真切。
整体来看,诗歌展现了古代文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蕴含深厚的人生哲理,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该诗表达了对陶渊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生活的反思和惋惜,体现出一种超脱的精神追求。
诗中提到的“子云”指的是谁?
A. 陶渊明
B. 李白
C. 杜甫
诗人叩门询问的是什么?
A. 酒
B. 奇字
C. 音乐
“何当摆俗累”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渴望?
A. 财富
B. 名利
C. 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