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11: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11:42
送蔡生归天平庄
作者: 孔继鑅 〔清代〕
频年楚粤失春耕,
花柳淮东岁又更。
愁里新烽侵海色,
酒边哀角乱江声。
室家飘泊悲尘土,
肝胆凄凉向友生。
今日桃源杳何处,
一桡相送远湖城。
多年来在楚地和粤地都失去了春耕的机会,
花柳在淮东的岁月又一次轮回。
愁苦中,新的烽火映红了海的颜色,
酒旁,哀伤的角声让江水也变得混乱。
我家漂泊在外,悲伤如同尘土,
心中肝胆俱凉,向朋友诉说我的心境。
今天桃源的去向又在何处,
我只用一只小舟送你去远方的湖城。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孔继鑅,字仲华,号逸轩,清代诗人,生于康熙年间。以诗词见长,风格清新,关心社会民生。其作品多抒发个人情感,反映当时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之际,战乱频繁,民众生活困苦。诗人以送别友人为契机,表达内心的愁苦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送蔡生归天平庄》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诗人在送别友人时,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又透露出自己心中的忧伤。开头两句以“频年楚粤失春耕,花柳淮东岁又更”展现了多年来因战乱而失去的春耕,暗示了社会的动荡使得农业生产无法进行,进而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与情感。
接下来,诗人用“愁里新烽侵海色,酒边哀角乱江声”描绘了内心的愁苦与外界的动荡,烽火的出现使得海色都显得沉重,酒边的哀角声则映衬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悲伤。这一系列意象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刻感受。
最后两句“今日桃源杳何处,一桡相送远湖城”则将诗意推向了理想与现实的对比,桃源象征着理想的生活,而友人的离去让这种理想变得遥不可及。结尾的“一桡相送”既是对友人的祝福,也是对自身理想的无奈追寻,增强了整首诗的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送别友人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动荡的忧虑,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友人的深切关怀,情感真挚而深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楚粤”指的是哪个地区?
A. 北方地区
B. 南方地区
C. 西部地区
D. 东部地区
“今日桃源杳何处”中的“桃源”象征什么?
A. 战争
B. 理想生活
C. 美食
D. 朋友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送别友人?
A. 马车
B. 走路
C. 小舟
D. 骑马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