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泛舟和持国

《泛舟和持国》

时间: 2025-07-27 20:37:04

诗句

绿源去未穷,夹岸树蒙蒙。

弱蔓低侵水,残芳不隐丛。

浣衣思越妇,折笋拟江童。

薄暮回船处,潭鱼动镜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0:37:04

原文展示:

泛舟和持国
梅尧臣 〔宋代〕
绿源去未穷,夹岸树蒙蒙。
弱蔓低侵水,残芳不隐丛。
浣衣思越妇,折笋拟江童。
薄暮回船处,潭鱼动镜中。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绿水的源头还远未见尽头,岸边的树木郁郁葱葱。
细弱的藤蔓低垂入水,残留的花香隐匿在丛林中。
洗衣服的情景让我想起越地的女子,折竹笋的情景让我想起江边的少年。
在薄暮时回到船上的地方,潭中的鱼在水面上轻轻荡漾,像镜子般闪动。

注释:

字词注释:

  • 绿源:指绿色的水源,隐喻自然的美好。
  • 夹岸:两岸夹着,形容河流的景象。
  • 蒙蒙:形容树木茂密,遮挡视线。
  • 浣衣:洗衣服,古时女性常在河边洗衣。
  • 越妇:指的是越地的女子,代表古代某种特定的女性形象。
  • 江童:江边的少年,表现年轻的活泼与生机。
  • 薄暮:傍晚时分,夜幕降临前的时刻。
  • 潭鱼:潭中游动的鱼,具有生动的意象。

典故解析:
“越妇”与“江童”可能引申出对古代男女角色的描绘,反映出社会的风俗和生活情景。越地指的是古代越国地区,通常与美丽的女子相关联,有丰富的文化底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天锡,号东山,宋代著名诗人,擅长山水诗,友与苏轼等人,诗风清新自然,讲究意境和情感的表达。

创作背景:
该诗可能是在梅尧臣泛舟游览时所作,表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反映出当时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与心境。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新自然的山水画面,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受。开头两句“绿源去未穷,夹岸树蒙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延绵的景象,绿水环绕,树木成荫,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幽静的自然环境中。接下来的“弱蔓低侵水,残芳不隐丛”,诗人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水边的植物生长状态,隐喻着生命的顽强与自然的和谐美。

“浣衣思越妇,折笋拟江童”两句引入了人文情感,洗衣的女子和采笋的少年,分别代表了古代女性的勤劳和青春的活力。这不仅是对生活的写照,也是对人情的细腻观察,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最后两句“薄暮回船处,潭鱼动镜中”则以薄暮时分的意境结束,潭边的鱼在水中轻轻游动,宛如镜子般的画面,既有动感又蕴含静谧,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整体而言,梅尧臣通过对自然与人文的细致描绘,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同时也表达了一种淡淡的乡愁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绿源去未穷:绿水的源头依然遥远,暗示自然的无穷魅力。
  2. 夹岸树蒙蒙:两岸树木茂密,营造出幽静的环境。
  3. 弱蔓低侵水:细弱的藤蔓低垂入水,体现自然的生机。
  4. 残芳不隐丛:残留的花香依旧隐匿在丛林中,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5. 浣衣思越妇:洗衣的场景引发对越地女子的思念,隐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6. 折笋拟江童:采笋的情景让人想起江边的少年,象征青春活力。
  7. 薄暮回船处:在暮色降临时回到船上的地方,增添了一层时间的意境。
  8. 潭鱼动镜中:潭中的鱼在水面上轻轻荡漾,形成了如镜子般的意象,象征着宁静和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潭鱼动镜中”,将鱼与镜子进行比喻,增强了意象的生动性。
  • 拟人:如“残芳不隐丛”,给花香赋予了情感,使诗句更为生动。
  • 对仗:整首诗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文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传达出一种淡淡的乡愁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绿源:象征生命力与自然的源泉。
  2. 夹岸树:象征环境的美好与和谐。
  3. 弱蔓:象征生命的柔弱与顽强。
  4. 残芳:象征过往的美好与一丝哀愁。
  5. 浣衣:象征女性的勤劳与生活的细腻。
  6. 江童:象征青春与活力。
  7. 薄暮: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宁静的思考。
  8. 潭鱼:象征自然的生机与宁静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水源是什么颜色的?
    A. 蓝色
    B. 绿色
    C. 白色
    D. 红色

  2. 诗中提到的“越妇”与“江童”分别代表什么?
    A. 老年人与儿童
    B. 女性与男性
    C. 勤劳与青春
    D. 富贵与贫贱

  3. 诗的最后一句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日出
    B. 晴天
    C. 薄暮中的潭鱼
    D. 风雨

答案:

  1. B. 绿色
  2. C. 勤劳与青春
  3. C. 薄暮中的潭鱼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题都城南庄》崔护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诗词对比:

  1. 《静夜思》:同样描绘夜晚的宁静与思念,反映出孤独与乡愁的情感。
  2. 《题都城南庄》: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歌经典》
  3. 《梅尧臣诗文集》

以上内容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泛舟和持国》,并增强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虞美人 虞美人 春夜 虞美人十首 其十 小梅妆 虞美人 其一 出都同柳屏过周丽娟 虞美人 自题海棠画帧 虞美人 其一 虞美人 成都秋词五首 其一 虞美人 虞美人 对面山脚桃花开二首 其一 虞美人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知今博古 饮血崩心 包含早的词语有哪些 骥结尾的成语 讨杀 乙字旁的字 层峦迭嶂 子字旁的字 长算远略 弓字旁的字 坎坛 白云青舍 见字旁的字 丿字旁的字 封资修 气凌霄汉 重瀛 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一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