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2:06: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06:00
鹊桥仙
作者: 姬翼 〔元代〕
一团奸俏,一团性气。动处欺天昧地。
伤他利己损生灵,广作业交谁代替。
冥司断制。如何回避。
不许强辞抵讳。头皮换却不如今,
受苦楚何时出离。
全诗翻译:
这一团奸诈,一团性情。在行动上欺天谴地。
伤害自己利益的同时,损害生灵,广泛的行为谁来替代?
冥司已然断定,如何逃避?
不允许强词辩解,头皮换却不如今日,
受苦的日子何时才能解脱?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冥司”,是指古代信仰中掌管阴司的神灵,体现了对因果法则的信仰,反映了人们对命运的无奈和对生死的反思。
作者介绍:
姬翼,元代诗人,因其诗词作品而知名。他的作品多俊逸、清新,常常表达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社会的批判。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和人心惶惶的时期,诗人通过对人性和命运的探讨,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不满和对人生苦难的感慨。
《鹊桥仙》以深刻的哲理思考和细腻的情感描写,探讨了人性中的奸诈和自私,以及在面对命运的无奈时,人们所表现出的挣扎和痛苦。整首诗通过对“奸俏”和“性气”的对比,引发对人性复杂性的深思。诗中提到“伤他利己损生灵”,揭示了人们在追求个人利益时常常忽视他人的痛苦,反映了社会的冷漠与无情。
“冥司断制”一句,强调了命运不可逃避的事实,仿佛在警告人们,所有的行为都有其后果。在对命运的无奈感叹中,诗人的情感愈加深沉,最终回归到对苦难的思考,提出“何时出离”这一根本性的问题,体现了对解脱的渴望。整首诗在结构上也较为严谨,情感的递进和思路的展开,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揭示了人性中的自私和对命运的无奈,表达了对社会冷漠现象的批判与对个人解脱的渴望。这种对人性和命运的深刻思考,使得作品具有了更为广泛的社会意义。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冥司”指的是哪个方面的力量?
诗中“头皮换却不如今”主要表达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受苦楚何时出离”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作品相比,姬翼的《鹊桥仙》更侧重于人性和命运的探讨,而李白则更多展现了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观的融合。两者在风格上有所不同,但都蕴含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