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33: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33:02
鼓笛慢
作者: 吕渭老 〔宋代〕
拍肩笑别洪崖,共看紫海还清浅。
蓬壶旧约,人间舒笑,桃红千遍。
去岁争春,今年逼腊,满空飘霰。
渐横枝照水,清绿弄日,都点缀江南岸。
须吸百川为寿,卷恩波已倾银汉。
戎袍拥戟,万钉围带,天孙新眷。
十里尘香,五更弦月,未收弦管。
正秦筝续谱,宫箫定拍,候来冬按。
拍着肩膀欢笑着与朋友告别,在洪崖之巅共同欣赏那清澈的紫海。
昔日的约定在蓬壶中重温,人间的欢声笑语如同桃花般绚烂。
去年春天的争奇斗艳,今年却只能逼近腊月,满天飞舞着霰雪。
渐渐的,横枝照在水面上,清绿的光影在阳光下摇曳,点缀着江南的岸边。
应该要像百川那样求寿,卷起的恩波已经倾倒了银河。
身披戎袍,手握长戟,万钉围绕的战袍,似乎有了新的眷恋。
十里外的尘香,五更时分的弦月,乐器尚未收起。
正准备续写秦筝的曲谱,宫箫已经定下拍子,等待着冬天的到来。
吕渭老(约1040年—约1110年),字公度,号渭老,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人生哲理,作品常富有情感,具有一定的社会批判精神。
《鼓笛慢》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在此背景下,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慨,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观,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鼓笛慢》是一首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深厚情感的词作。开篇即以“拍肩笑别洪崖”引入,画面生动而富有画面感,读者仿佛能感受到告别时的惆怅与温暖。接着,诗人用“紫海还清浅”描绘出清澈的水面,象征着纯洁的情感与美好的回忆。
诗中对于时间的流逝有着深刻的感触,“去岁争春,今年逼腊”,一方面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另一方面又揭示了时光无情,生命的短暂。随着季节的变迁,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感慨愈发浓烈,尤其在“满空飘霰”中,冬天的寒冷与霜雪象征着离别的苦涩。
而后部分通过“须吸百川为寿”表达了对长久情谊的期盼,诗人希望能如百川汇聚,长久相伴。“戎袍拥戟”则暗示了战争的逼近,令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显得更加珍贵。最后以“正秦筝续谱,宫箫定拍”结束,音乐的意象恰如人生的旋律,等待着新的篇章,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友谊、时间、自然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整首诗通过对友谊的珍视、对时光的感慨、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鼓笛慢》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吕渭老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紫海”象征着什么?
A. 战争
B. 友谊的纯净
C. 生活的苦涩
D. 自然的美丽
“满空飘霰”中的“霰”指的是什么?
A. 细雨
B. 雪花
C. 冰雹
D. 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