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45: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45:22
宝蟾明,朱阁静,新燕近帘语。
还记元宵,灯火小桥路。
逢迎春笋柔微,凌波纤稳,诮不顾斗斜三鼓。
甚无据。谁信一霎是春,莺声留不住。
柳色苔痕,风雨暗花圃。
细看罗带银钩,绡巾香泪,算不枉那时分付。
明亮的月光照耀着宝蟾,朱红的阁楼静谧无声,新燕在窗前轻声啁啾。
我还记得元宵佳节,灯火辉煌的小桥小路。
春天的嫩笋柔软而微小,轻轻漂浮在水面上,显得纤细稳重,真是无视了三更的鼓声。
不过这也没有什么依据。谁会相信一瞬间就能是春天,黄莺的歌声无法永驻。
柳树的颜色和青苔的痕迹,风雨中默默无闻的花圃。
仔细看那细长的带子和银钩,绡巾上的香泪,算不枉那段时光的付出。
吕渭老,字景山,号清江,宋代诗人,晚号云间居士,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脱俗。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之美,常蕴含深厚的生活感悟。
《祝英台》创作于北宋时期,正值社会变革与文化繁荣之际,诗人在此背景下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爱情的感慨。诗中融入了元宵的节日气氛,寄托了对往昔的思念和对春天的向往。
《祝英台》是一首充满情感与画面感的诗。诗的开头以“宝蟾明,朱阁静”引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雅的氛围,仿佛将读者带入一个清幽的夜晚。新燕轻声啁啾,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带来了一丝温暖的气息。
接着,诗人回忆起元宵的欢庆场景,“灯火小桥路”描绘了一个灯火辉煌的节日夜晚,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人们欢聚一堂的热闹情景。而“逢迎春笋柔微,凌波纤稳”则运用春笋和水波的意象,表现了春天的新生与轻盈,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然而,诗人又在“谁信一霎是春,莺声留不住”中表达出对春天短暂的惋惜,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柳色苔痕,风雨暗花圃”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描绘出春雨浸润下的花圃,蕴含着对流逝时光的感慨。
结尾处的“细看罗带银钩,绡巾香泪”,则将个人情感与美好回忆结合在一起,展现出对温柔往事的深情怀念。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情感真挚而深刻。
整首诗表现了对春天的向往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感慨,反映出诗人对流逝岁月的深刻思考。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更蕴含了深厚的情感与哲理,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
“宝蟾”在诗中指代什么?
A. 星星
B. 月亮
C. 太阳
D. 云彩
诗中提到的“元宵”主要象征什么?
A. 失落
B. 团聚与欢乐
C. 争斗
D. 遗忘
“柳色苔痕,风雨暗花圃”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快
B. 失落与惋惜
C. 愤怒
D. 平静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在同一主题下表达的情感与思想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