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8:06: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06:21
牵萝小住,借槿篱蔓架,商量逃暑。
过了花时,犹有清阴,消得几番梅雨。
垂杨金楼无人惜,枉自学汉宫新舞。
最怜数摺芭蕉,解展绿窗愁绪。
多少红芳嫁后,指双鬓渐见,星星如许。
此去江南,便问鸳鸯,也道凌波非故。
横塘旧种田田叶,怕写尽盘心清露。
等甚时共载吴娃,醉遍五湖深处。
我在藤萝下小坐,借着槿花的篱笆和蔓架,商量如何避暑。
经过花期,依然有清幽的阴影,消磨了几场梅雨。
垂杨依靠在金楼上无人珍惜,白白模仿汉宫的舞蹈。
最让我怜惜的是几片折叠的芭蕉,舒展开来诉说窗前的愁绪。
多少红花在嫁人后,慢慢地见到了白发,如星星般闪烁。
这次去江南,便问问鸳鸯,是否知道凌波的故人。
横塘边旧时种的田田叶,怕写尽我心中清澈的露水。
何时能共载吴娃,醉游遍五湖的深处。
李慈铭(清代),字梦阮,号澹斋,江苏人,擅长诗词,尤其以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而著称。其作品清新脱俗,常融入对生活的思考与对人情世态的细腻观察。
这首诗写于夏季,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抒发个人情感,表现对夏日炎热的逃避与渴望清凉的心情,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细腻感悟。
《疏影三首 其二》是一首充满清新意境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展示了诗人对夏日的逃避与对过往的回忆。诗开头以“牵萝小住,借槿篱蔓架”引入,营造出一种恬静的夏日气息,藤萝和槿花的形象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美丽的避暑场所。随着诗的深入,诗人通过“过了花时,犹有清阴”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清幽的留存,展现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中“垂杨金楼无人惜”一句,透露出一种孤独感,尽管环境优美,但却无人共享。此时,诗人将“汉宫新舞”与自己的处境相对比,暗示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对孤独的无奈。
接下来的“最怜数摺芭蕉”则是诗人的情感发泄,芭蕉的展开似乎在诉说着内心的愁绪,形成了一种情感的共鸣。而“多少红芳嫁后”则引发了对人生变化的思考,岁月的流逝让人们的容颜逐渐改变,正如星星般点点滴滴。
整首诗以“此去江南,便问鸳鸯”收尾,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对过去的回顾,情感在流转中变得更加丰盈。诗人以自然景物为媒介,传达了对人生、爱情与自然的深刻思考,整体上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与人生的变迁,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体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情感的细腻描绘。
诗中提到的“汉宫新舞”指代什么?
A. 汉代的舞蹈
B. 唐代的舞蹈
C. 宋代的舞蹈
“此去江南,便问鸳鸯”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过去的怀念
C. 对爱情的渴望
诗中“多少红芳嫁后,指双鬓渐见”描述的是?
A. 红花的美丽
B. 时光的流逝
C. 自然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