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游天竺寺

《游天竺寺》

时间: 2025-05-05 23:56:56

诗句

晨登天竺山,山殿朝阳晓。

厓泉争喷薄,江岫相萦绕。

直上孤顶高,平看众峰小。

南州十二月,地暖冰雪少。

青翠满寒山,藤萝覆冬沼。

花龛瀑布侧,青壁石林杪。

鸣钟集人天,施饭聚猿鸟。

洗意归清净,澄心悟空了。

始知世上人,万物一何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56:56

游天竺寺

作者: 崔颢 〔唐代〕


原文展示:

晨登天竺山,山殿朝阳晓。
厓泉争喷薄,江岫相萦绕。
直上孤顶高,平看众峰小。
南州十二月,地暖冰雪少。
青翠满寒山,藤萝覆冬沼。
花龛瀑布侧,青壁石林杪。
鸣钟集人天,施饭聚猿鸟。
洗意归清净,澄心悟空了。
始知世上人,万物一何扰。


白话文翻译:

清晨我登上天竺山,山上的殿宇沐浴在晨曦中。
山崖上的泉水争相喷涌,江流和山岫环绕着我。
我直上孤峰的顶端,俯视四周的山峰显得渺小。
南方的十二月,天气暖和,冰雪稀少。
寒山上满是青翠,藤萝覆盖着冬季的沼泽。
花龛旁瀑布在流淌,青壁旁石林在摇曳。
钟声响起,吸引人们聚集,施舍食物给猿鸟。
我洗净心灵追求清净,明悟空无的道理。
才明白世间的人,万物都是多么的扰攘。


注释:

  • 晨登: 早上登山。
  • 天竺山: 指位于今中国的天竺寺所在的山。
  • 厓泉: 指山崖上的泉水。
  • : 山的意思。
  • 孤顶: 孤独的山顶。
  • 南州: 指南方的地区。
  • 藤萝: 一种植物,常生长于寒冷的地方。
  • 花龛: 供奉花卉的地方。
  • 鸣钟: 钟声响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崔颢,唐代著名诗人,生于公元704年,卒年不详。他的诗以风景描绘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尤以《黄鹤楼》最为人熟知。

创作背景: 诗作成于崔颢登天竺寺时,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感悟与对世俗繁杂的思考。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与内心的清净形成鲜明对比,彰显其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游天竺寺》通过生动的自然描绘和深刻的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崔颢的独特视角和情感。诗的开头,晨光透过山殿,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诗人身临其境,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好。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将视野从山殿转向山崖泉水与江流,展现了大自然的流动与生机。

在描述南州的冬季时,诗人用“地暖冰雪少”传递出一种温暖的意境,体现了他对南方气候的赞美。而“青翠满寒山,藤萝覆冬沼”则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画卷,通过对比,表现出冬季的寒冷与生机的交织。

最后几句“洗意归清净,澄心悟空了”更是升华了诗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超脱与对内心宁静的向往。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内心平和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晨登天竺山,山殿朝阳晓。

    • 早晨登上天竺山,山上的殿宇沐浴在晨光中,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2. 厓泉争喷薄,江岫相萦绕。

    • 山崖泉水喷涌而出,江流与山岫环绕,描绘出大自然的动感。
  3. 直上孤顶高,平看众峰小。

    • 直登山顶,俯视众山,表现出高处不胜寒的孤独感。
  4. 南州十二月,地暖冰雪少。

    • 描述南方的温暖气候,反映出与北方的寒冷对比。
  5. 青翠满寒山,藤萝覆冬沼。

    • 通过生机勃勃的景象,展现自然的繁荣。
  6. 花龛瀑布侧,青壁石林杪。

    • 描绘了花龛和瀑布的和谐美景,增强诗的画面感。
  7. 鸣钟集人天,施饭聚猿鸟。

    • 钟声吸引人们聚集,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8. 洗意归清净,澄心悟空了。

    • 通过洗净心灵,达到内心的宁静与空灵。
  9. 始知世上人,万物一何扰。

    • 诗人终于明白世俗的纷扰,感到内心的解脱。

修辞手法:

  • 比喻: “鸣钟集人天”,将钟声与人群联结,形成一种和谐的画面。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内心平和的追求,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翠: 象征生命与希望。
  • 孤顶: 象征孤独与高远的追求。
  • 钟声: 象征人间的和谐与内心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崔颢的《游天竺寺》描写了哪种自然景象?

    • A. 冬雪
    • B. 青山绿水
    • C. 暴风雨
  2. 诗中提到的南州十二月,天气如何?

    • A. 寒冷
    • B. 温暖
    • C. 多雨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世俗的依恋
    • B. 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 C. 对自然的无奈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望岳》:描绘壮丽山河,表达对自然的敬畏。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通过自然景色表达人生哲理。

诗词对比:

  • 崔颢《游天竺寺》 vs. 王之涣《登鹳雀楼》
    两首诗均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崔颢更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哲理思考,而王之涣则突出了对壮丽景色的赞美,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崔颢相关研究论文
  • 《唐诗鉴赏辞典》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崔少卿鹤 夏日书事寄丘亢处士 使两浙赠罗隐 送李秀才赴举 武功县中作三十首 其二十 寄山中友人 送盛秀才赴举 寄东都分司白宾客 过昙花宝上人院 送李侍御过夏州(一作送李廓侍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阿姨字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面不改容 一现昙华 四百字作文怎么写?这份四百字作文写作指南,让你轻松掌握写作技巧_作文写作不发愁 咋唶 龙老字的笔顺怎么写?龙老字笔顺详解,助你规范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存荣没哀 包含怒的词语有哪些 也字开头的成语大全_也字成语汇总 冢司 弓字旁的字 包含颗的词语有哪些 狂风怒号 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濠堑 坐客无毡 爿字旁的字 衣字旁的字 不惜血本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