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30: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30:19
壶中天十首 其七
作者: 项鸿祚 〔清代〕
螺屏翠叠,几重山浅画,忆他眉妩。
柳外斜阳花上月,都是西风吹去。
帘轴双钩,镜奁单锁,钞剩闲情赋。
瘦琴支枕,卧箫谁理尘谱。
天际望杳鳞云,锦书不寄,凉雁鸣烟橹。
我未离家心似客,愁在无人知处。
病怯灯明,困销茶酽,灰冷芙蓉炷。
黄昏又听,竹梢弹碎秋雨。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优雅而又稍显忧伤的画面。诗中提到的“螺屏翠叠”仿佛是多重山峦的轻描淡写,令人想起了那人眉眼间的妩媚。柳树外的斜阳和花间的明月,在西风的吹拂下,似乎都是随风而去的梦幻。诗人提到帘子的双钩与镜子的单锁,暗示着一种闲散的情感流露。瘦弱的琴支撑着头,卧箫的人却不理会尘世的乐谱。诗人望向遥远的天际,看到云彩飘渺,却无法寄出锦书,听到凉雁在轻声鸣叫,伴随着烟雾中的橹声。虽然未曾离开家,但心里却感觉像个客人,内心的愁苦无人知晓。灯光微弱,病弱的身体让人感到无力,茶水的香气也已消散,只有冷灰的芙蓉炷在燃烧。黄昏时分,又听到竹梢上秋雨的打击声,似乎在诉说着更多的情感。
作者介绍:项鸿祚(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表达细腻的情感和自然景物,作品多以抒情为主,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创作于清代,那是一个文化繁荣而又充满诗意的时代。诗人可能受到个人经历的影响,在细腻的景物描写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表现出对离愁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悟。
项鸿祚的《壶中天十首 其七》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对情感的深刻理解。整首诗的意象丰富,从“螺屏翠叠”到“竹梢弹碎秋雨”,每一个画面都透露出一种幽远而又哀伤的美感。
诗的开头通过“螺屏翠叠”勾勒出一幅山水的画面,似乎是对美好事物的回忆,接着将视角转向内心的情感,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诗中反复出现的“西风”,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是情感的载体,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无奈。
在情感的表达上,诗人以“我未离家心似客”道出了漂泊者的孤独和无助,愁苦之情在诗中流淌,令人感同身受。尤其是“病怯灯明,困销茶酽”,描绘出一种弱不禁风的状态,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疲惫。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寂和思念,构成了一幅美丽而又哀伤的画卷,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离愁和思念展开,情感细腻而真实,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美好事物的追忆。
诗词测试:
诗中“我未离家心似客”表达了什么情感?
“病怯灯明”中的“病怯”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锦书不寄”主要表达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