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56: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56:48
《壶中天 其一 己亥腊月二十五日,雪中忆西泠梅花》 ——陈祖绶
寒鸡催起,除围炉以外他无佳致。三百树梅无觅处,不识故乡开未。冻剖冰肤,寒镌玉骨,算一场花事。鸿泥馀印,更从何处游戏。遥想旧迹孤山,空亭鹤放,闲却龙飞地。只此冰花零碎瓣,也作西湖滋味。扫尽凡尘,生成色界,无极开图画。邮亭人便,一枝吾盼春寄。
寒鸡一声鸣叫,除了围着炉火坐着之外,别无其他乐趣。三百株梅花无处可寻,竟不知道故乡的梅花是否也在绽放。冰冻的肌肤,如同被剖开的冰块,寒冷雕刻出如玉的骨骼,这算得上是一场花的盛事。留下的鸿泥足迹,又从何处去游玩呢?遥想昔日的孤山旧迹,空寂的亭子里,白鹤悠然飞舞,闲适地飞过了龙飞的地方。只有这零碎的冰花瓣,也成为了西湖的滋味。扫去凡尘,形成了色界,无极之境开启了图画。邮亭的人啊,给我寄上一枝梅花,让我寄托对春天的盼望。
陈祖绶(约1745-1820),字子云,号石庵,清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表达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结合,具有一定的哲理性。
该诗创作于己亥年腊月二十五,正值冬季,作者在雪中怀念西泠的梅花,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春天的渴望。
这首诗以清冷的冬日雪景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思念和对故乡的怀念。开头以“寒鸡催起”引入,恰如其分地描绘了清晨的寒冷气氛,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情绪。诗中“三百树梅无觅处,不识故乡开未”更是将思乡之情与对梅花的热爱紧密相连,突显了作者内心的惆怅与期待。
接下来的“冻剖冰肤,寒镌玉骨”则描绘了冬天的严寒与梅花的美丽,梅花在冰雪中绽放,象征着坚韧与不屈。诗人通过“鸿泥余印”表达了对过往的追忆,而“遥想旧迹孤山”则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显示出对往昔的眷恋。
整首诗情感深邃且富有画面感,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又有对人情世故的深刻反思。最后,诗人寄情于梅花,用“邮亭人便,一枝吾盼春寄”来表达对春天的渴望,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梅花的热爱与对故乡的思念,反映了作者在寒冬中对春天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寒鸡”代表了什么?
A. 清晨的开始
B. 一种食物
C. 诗人的朋友
诗人对梅花的态度是?
A. 漠不关心
B. 怀念与渴望
C. 恶心
“邮亭人便,一枝吾盼春寄”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对春天的期待
B. 对梅花的厌恶
C. 对现实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