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3: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3:42
人好远,路能长。奈思量。更放晚来些小雨,做新凉。衰草低衬斜阳。斜阳外水冷云黄。借使有肠须断尽,况无肠。
人远了,路也漫长,心中思量难以忍受。不如让晚来的一阵小雨,带来些许凉意。衰败的草低低地映衬着斜阳,斜阳外的水面冷冷的,云彩泛着黄昏的颜色。假如真的有愁肠,恐怕早已断尽,更何况是无肠呢?
“衰草低衬斜阳”可以理解为对时光流逝的感叹,衰草与斜阳的意象都是古诗词中常见的表达衰老与失落的元素。诗中提到的“肠”,常用来比喻情感的深厚和愁苦。例如古诗《离骚》中“长太息兮掩涕兮”便有类似的情感表达。
石孝友,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他的诗作常表现出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敏感,作品多以抒情见长。
《愁倚阑》创作于宋代,正值城市繁华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诗人通过自然景象寄托内心的忧愁和思念,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人们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时光流逝的惋惜。
《愁倚阑》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将诗人的孤独与思念表现得淋漓尽致。诗的开头“人好远,路能长”,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远方人的思念,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接下来的“小雨”则带来了自然的凉意,似乎在安抚诗人内心的焦虑和愁苦。
“衰草低衬斜阳”描绘了傍晚时分的景象,草的衰败和斜阳的余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生命的无常和时间的流逝。这种景象不仅仅是自然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
最后的“借使有肠须断尽,况无肠”,道出了深深的忧伤与无奈。诗人用“肠”来比喻对情感的牵挂,愁肠寸断的痛苦在这里得到了形象的表达,读者能够感受到那种无以言表的悲伤。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真挚的情感流露,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强烈的共鸣,展现了宋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思念与孤独,表现了人对远方亲人的眷恋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情感深沉且富有哲理。
“奈思量”中的“奈”是什么意思?
A. 如何
B. 何必
C. 然后
D. 但是
诗中“衰草低衬斜阳”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忧伤
C. 愤怒
D. 平静
“借使有肠须断尽,况无肠”可以理解为:
A. 诗人没有情感
B. 诗人的痛苦是深切的
C. 诗人不再思念
D. 诗人感到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