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8: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8:46
《愁倚阑》
淮水阔,楚山长。恨难量。
不道愁离人独夜,更天凉。
佳节虚过重阳。更篱下拆尽疏黄。
看取清溪三百曲,是回肠。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淮水和楚山之间所感受到的广阔与悠长,但内心的恨意却难以言表。愁苦的离别在独自的夜晚让人感到更加寒冷。重阳佳节已经过去,篱笆下的黄叶也都落尽了。看那清溪流淌三百曲,仿佛牵动着我的心肠。
作者介绍:石孝友,宋代诗人,其作品多情多景,常表现离愁别绪,具有浓厚的抒情性。他的诗风细腻,善于通过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秋天,正值重阳佳节,诗人因思念离别之人而产生了深深的愁苦,反映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的融合。
《愁倚阑》通过描绘淮水与楚山的宽广,表现了作者的孤独与思念。诗的开头即以宽广的自然景象引入,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深沉的内心感受——“恨难量”,表现了心中无法言说的痛苦。重阳节的虚度,更加突显了离愁的沉重。诗中“更篱下拆尽疏黄”一句,通过细致的描写,传达出秋天的萧瑟与凋零,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无奈。最后一句“看取清溪三百曲,是回肠”,则通过美丽的自然意象,表达了内心深处的牵挂与思念,清溪的曲折正是心情的写照,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情感波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令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仗、比喻等手法,如“淮水阔,楚山长”的对仗,增强了音韵的和谐;“清溪三百曲”则通过形象的比喻,表达了情感的复杂。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离别的深切思念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展现了作者在自然景物中寄托的情感。
诗词测试:
“淮水阔,楚山长”中的“阔”和“长”分别代表什么?
诗中“更篱下拆尽疏黄”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