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3:41: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3:41:47
枯湖沦此地,柘山岿其濒。
复惊秦时女,化作湖上神。
世事喜反覆,孰能识涯津。
物变虽万殊,不惑固有人。
在这枯竭的湖泊上,柘山在湖边巍然耸立。
仿佛惊动了秦代的美女,她化作湖上的神灵。
世事总是反复变化,谁能真正领会这潮起潮落的边际呢?
虽然万物变化各异,但却有不被迷惑的真知灼见的人。
韩维,字元吉,号渔隐,生于宋代,擅长诗词,尤以古体诗闻名。他的诗作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此诗创作于一个湖泊干涸的地方,诗人面对自然的变化,抒发了对历史与人事的感慨,反映了对生命、时间和变迁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以“枯湖”为切入点,开篇便描绘了一个干涸的湖泊,借以引入对自然和历史的思考。柘山的巍峨与湖泊的枯萎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在“复惊秦时女”的意象中,诗人通过古代美人的引入,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美的追求。然而,随之而来的“世事喜反覆”,则揭示了世间事物的变幻无常,令人难以捉摸。最后,诗人强调“物变虽万殊,不惑固有人”,在万物变迁的背景下,依然存在着清醒明辨的人,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全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韵律感,意境深远,体现了韩维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历史的敏锐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湖泊与山的描绘,反映人生的无常与历史的变迁,同时表达了对智慧和真知的渴望,强调人在变化的世界中应保持清醒与明智。
“枯湖”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美好事物
b) 时间的流逝
c) 永恒的自然
“世事喜反覆”这句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a) 对人生的无奈
b) 对变化的接受
c) 对不变的渴望
“不惑固有人”中的“人”指的是?
a) 迷茫的人
b) 有智慧的人
c) 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