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45: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45:37
作者: 苏轼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南山之下,汧渭之间,想见开元天宝年。
八坊分屯隘秦川,四十万匹如云烟。
骓駓骃骆骊骝騵,白鱼赤兔骍騜鶾。
龙颅凤颈狞且妍,奇姿逸态隐驽顽。
碧眼胡儿手足鲜,岁时翦刷供帝闲。
柘袍临池侍三千,红妆照日光流渊。
楼下玉螭吐清寒,往来蹙踏生飞湍。
众工舐笔和朱铅,先生曹霸弟子韩。
厩马多肉尻脽圆,肉中画骨夸尤难。
金羁玉勒绣罗鞍,鞭箠刻烙伤天全,不如此图近自然。
平沙细草荒芊绵,惊鸿脱兔争后先。
王良挟策飞上天,何必俯首服短辕?
在南山之下,汧水和渭水之间,我仿佛看到了开元和天宝年间的景象。
八个坊子分散在秦川,四十万匹马如烟云般飘荡。
骓马、骃马、骆马、骊马、骝马、騵马,各种名马争奇斗艳,
白鱼和赤兔马更是出众,骍马、骜马各具风姿。
龙头凤颈的马儿既狞戾又美丽,奇妙的姿态和逸洒的气质掩盖了劣马的存在。
碧眼的胡儿手脚灵活,岁月流转,他用心裁剪,以供奉献给皇帝的空闲。
身着柘袍的侍者在池边伺候三千,红妆照耀在阳光下流淌的水面。
楼下的玉螭吐出清冷的气息,来往的人们在水面上留下波纹。
工匠们用笔舔墨,调和朱红,韩干是曹霸的弟子。
马厩里马儿多肉,尾巴圆润,肉里画骨更是难得。
金色的缰绳、玉制的勒带、绣有花纹的鞍子,鞭子和马鞭的印记难以抹去,
不如这幅画更接近自然。
平沙和细草铺陈成荒芊的绵延,惊鸿和脱兔在争先恐后。
王良驾马飞升天际,何必低头去服从短小的辕杆?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豪放、自然,兼具哲理性和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书韩干牧马图》创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时期,诗中描绘了名马的壮丽景象,反映了苏轼对古代名马和画作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马匹的壮丽场景,展现了苏轼对骑马文化的深厚理解与热爱。诗中通过对马的细致描写,体现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情。诗的开头,通过南山与汧渭之间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宏大的历史背景,让人不禁联想到盛唐的繁荣。接着,通过对马匹的细致刻画,苏轼展示了不同马种的独特之美及其在历史中的地位。诗中提到的“龙颅凤颈”更是形象生动,给人以视觉冲击。
在诗的后半部分,苏轼借用工匠们的努力与韩干的画作,强调艺术与自然的关系,认为画作应当追求自然的真实,超越华丽的装饰。诗的最后两句以王良驾马飞升为喻,表达了对自由与理想的向往,传达出一种不屈服于现实的精神。整首诗在叙述中融入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元素,体现了苏轼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造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名马和画作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自由的向往与对艺术真实的追求,体现了苏轼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的坚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碧眼胡儿”是指哪一民族?
诗的主题主要在于描绘什么?
“王良挟策飞上天”中,王良象征着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