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17: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17:09
华亭楼头日初堕,紫衣催上宫门锁。
大家今夕燕西园,高爇银盘百枝火。
海棠欲睡不得成,红妆照见殊分明。
满庭紫焰作春雾,不知有月空中行。
新谱霓裳试初按,内使频呼烧烛换。
知更宫女报铜签,歌舞休催夜方半。
共言醉饮终此宵,明日且免群臣朝。
只忧风露渐欲冷,妃子衣薄愁成娇。
琵琶羯鼓相追续,白日君心欢不足。
此时何暇化光明,去照逃亡小家屋。
姑苏台上长夜歌,江都宫里飞萤多。
一般行乐未知极,烽火忽至将如何。
可怜蜀道归来客,南内凄凉头尽白。
孤灯不照返魂人,梧桐夜雨秋萧瑟。
在华亭楼头,晨光初现,紫衣侍从催促着锁上宫门。今夜大家聚在西园,点燃了银盘,百枝火焰高高燃起。海棠花似乎要入睡,却又无法安眠,红妆映照下显得格外明亮。满庭紫焰像春天的雾气,不知空中有明月在行。新谱的霓裳舞曲刚刚试奏,内侍频频叫人换烛。宫女报知时辰,歌舞也不再催促,因为夜色还未过半。大家都说今夜要痛饮,明日就不必朝见群臣。唯有担忧风露渐渐变冷,妃子的衣衫单薄,愁绪渐生。琵琶和鼓声相互追逐,白天的欢愉似乎永远不足。此时何需光明来照亮,去照那逃亡的小屋。姑苏台上长夜歌声不绝,江都宫中飞萤闪烁。大家尽情享乐,却不知道何时是尽头,忽然烽火传来,未来将如何。可怜从蜀道归来的客人,南内的凄凉让人白了头。孤灯下无法照见返魂的人,梧桐树下夜雨淅沥,愁绪萧瑟。
高启(不详-约1520年),明代诗人,字孟容,号震川,江苏人。他的诗歌作品以豪放、清丽见长,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情,常与当时的文人进行交流。
《明皇秉烛夜游图》写于明代,正值国家繁荣和社会活跃的时期。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反映出当时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担忧。诗中描绘的夜游场景,既有欢乐,也有愁绪,展现了复杂的情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富有生机的夜游图画,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夜晚的繁华与人们的欢愉。开篇以华亭楼头的晨光初现为引子,带出一种时间的流转与空间的转换,紧接着描绘出宫廷中的热闹景象,紫衣侍从急切地锁上宫门,暗示着对即将开始的夜游活动的期待。诗中对海棠花的描写,既体现了夜晚的美丽,也暗含着一种脆弱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随着诗意的展开,诗人通过音乐、舞蹈、饮酒等元素,营造出一种欢快的氛围。然而,随着夜色的加深,诗中逐渐渗透出一丝忧愁,尤其是对明天的担忧和对妃子薄衣的怜惜,反映出人们对生活的无奈与对未来的忧虑。最后几句,通过烽火和归客的描绘,进一步深化了诗歌的主题,表现了战争带来的动荡与人们心中的惆怅。
整首诗在欢愉与愁苦之间游走,展现了生活的复杂性,让人深思。
整首诗围绕着夜游的欢乐与对未来的忧虑,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动荡不安的现实的思考。诗中欢乐与愁苦的交织,反映了人的情感复杂性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中“海棠欲睡不得成”表达了什么情感?
“白日君心欢不足”中“欢”字的意思是?
诗中提到的“烽火”象征着什么?
《夜泊牛渚怀古》:同样描绘夜晚的情景,但更侧重于历史的沉思与个人情感的结合。
《琵琶行》:通过音乐表现情感,与《明皇秉烛夜游图》相似,但着重于乐曲的哀伤与人生的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