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8:31: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8:31:19
扬州梦断十三年,
底事犹存未了缘。
不见拥鬟帘下立,
断肠骑马过门前。
在扬州的梦境已经断了十三年,
到底是什么事情仍然留存着未了的缘分?
没有见到那位在帘下侍立的侍女,
我骑马经过门前,心如刀割。
诗中提到的“扬州”不仅是地名,更承载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追忆和对情感的深切思考。扬州在明清时期是文化与商业的中心,许多文人雅士流连于此,留下了大量佳作与传说。
作者介绍:高启(1487-1535),字季明,号静庵,明代杰出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常表现出对人生与爱情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历史的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高启晚年,他在诗中表达了对往昔感情的怀念与无奈,反映出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和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简单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过往情感的深切怀念与无奈。开头的“扬州梦断”引人入胜,立刻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失落与惆怅的氛围。诗人在时光的流逝中,无法忘怀那曾经的美好时光和情感纠葛。接下来的“底事犹存未了缘”更是点明了诗的主题,表达了对过去情感的挂念与未解,仿佛在问,曾经的美好为何不能重现?
“拥鬟帘下立”一句,描绘了一位美丽的侍女在帘下静立的画面,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思念与心痛。而“断肠骑马过门前”则以“骑马”和“过门前”的动作,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骑马经过却不能再见,情感的深重使得他内心如刀割,令人心痛。
整首诗通过简单的意象与生动的情感,展现了高启对爱情的真实感受,体现了明代文人对情感的细腻描摹与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对往昔情感的怀念与无奈展开,揭示了人对时间流逝、情感失落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人高启生活在哪个朝代?
“扬州梦断”中的“梦”指的是什么?
诗中“断肠”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高启的这首诗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达了对过去情感的怀念,但高启更侧重于对时间流逝与无奈的感受,而李清照则更强调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与哀伤。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但都深刻体现了古代文人对情感的细腻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