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6:19: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6:19:47
作者: 高启 〔明代〕
原文展示:
王谢池台两岸空,
水禽争哢夕阳中。
丽华妖血流难尽,
化作荷花别样红。
白话文翻译:
两岸空荡荡的王谢池台上,
水鸟在夕阳下争相鸣叫。
丽华的妖艳鲜血流淌不尽,
化作荷花,别样的红。
注释:
典故解析:
王谢池台出自古代园林,象征着繁华已逝的美好。丽华和荷花的意象则常常被用来表达爱情和美的转化,反映了生命的脆弱与美丽的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字皓然,号若愚,明代诗人,生于嘉靖年间。他以诗词见长,擅长律诗,风格清新自然,常表达对人生的感悟与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创作背景: 该诗可能是高启在暮春时节游历青溪时的所感所悟,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追忆和对生命脆弱的感慨。
诗歌鉴赏:
整首诗通过对王谢池台的描绘,引出水禽在夕阳中的欢叫,形成了一幅宁静而又生动的画面。前两句展现了自然景色和生物的和谐,营造出一种悠闲的氛围。然而,随着第三句的转折,诗人引入了“丽华妖血”的意象,这不仅象征着美的消逝,也暗示了内心深处的伤感与无奈。最后一句以“荷花”作为转折,既是对美的延续,也是对生命的反思,显示出尽管美丽难以长久,但依然存在着新的希望与生机。这种从静态的自然景观到深刻的人生哲理的转换,使得整个诗作层次丰富,情感深邃,令人回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探讨了美丽与生命的关系,以及对过往繁华的怀念与对未来希望的寄托。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王谢池台是指哪个时代的豪门望族?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诗中“水禽争哢”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宁静
B. 欢快
C. 悲伤
D. 恐惧
“丽华妖血”中的“妖血”意指什么?
A. 美丽的事物
B. 悲惨的命运
C. 生命的脆弱
D. 以上都是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高启的《晚过青溪》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但高启更侧重于对美的怀念与感慨,而李白则展现了对未来的希望与朝气。两首诗在情感基调上有着明显的差异,前者更为沉郁,后者则充满活力。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