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宿蔡村夜起

《宿蔡村夜起》

时间: 2025-05-10 07:34:18

诗句

四更鸡叫七星烂,独起开门候天旦。

月挂愁边人影低,风惊梦里鸟群散。

孤舟嫠妇寒自泣,破屋老农贫屡叹。

早飡欲发未遑安,客路飘零正多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34:18

原文展示:

宿蔡村夜起
高启 〔明代〕

四更鸡叫七星烂,
独起开门候天旦。
月挂愁边人影低,
风惊梦里鸟群散。
孤舟嫠妇寒自泣,
破屋老农贫屡叹。
早飡欲发未遑安,
客路飘零正多难。

白话文翻译:

在四更时分,鸡鸣声起,星星黯淡。
我独自起身,打开门等待天亮。
月光挂在愁苦的边际,映照着人影低垂。
风声惊动了梦中的鸟群,飞散在空中。
孤舟上的寡妇在寒风中独自哭泣,
破旧的房屋里,老农常常叹息贫困。
早饭准备好却来不及吃,
行路的客人正遭遇诸多艰难。

注释:

  • 四更:夜间的时间,指的是凌晨三点到五点之间。
  • 鸡叫:指早晨的鸡鸣声,象征着天快亮了。
  • 七星:指天上的七颗星星,常表示夜空的星辰。
  • 愁边:愁苦的边缘,形容心情沉重。
  • 孤舟:寡妇所处的小舟,暗指孤独。
  • 嫠妇:指失去丈夫的妇女,常用来形容悲惨的境遇。
  • 破屋:破旧的房子,象征贫困和困苦。
  • 客路:指旅途,表达了流浪在外的辛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1480年-1529年),字士杰,号静斋,明代诗人,江南人。他以诗词而知名,尤其擅长五言绝句和律诗,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宿蔡村夜起》创作于明代,反映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诗中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忧伤的夜晚,借助自然景象表现了社会底层人物的艰难生活。

诗歌鉴赏:

《宿蔡村夜起》是一首具有强烈生活气息的诗作,诗人在四更时分,从睡梦中醒来,面临的是苍凉的夜景和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整首诗以清晨的寂静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人们在艰难生活中的孤独与无奈。

诗的开头两句“鸡叫七星烂,独起开门候天旦”,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悲凉的氛围。随着鸡鸣声响起,星光逐渐暗淡,象征着夜的结束和新一天的开始,但诗人却是在孤独中迎接黎明。接下来的“月挂愁边人影低”,描绘了月光下人影的低沉,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愁苦。

“孤舟嫠妇寒自泣,破屋老农贫屡叹”则将目光转向社会底层的人物,寡妇的孤独与悲伤,老农的贫困与无奈,构成了对人间苦难的深刻写照。最后两句“早飡欲发未遑安,客路飘零正多难”,更是表达了身为旅人的诗人,面对生活琐事的无力感与无奈,流落在外的困境。

整首诗在描写自然景象与社会现实中,交织着孤独、愁苦与无助,展现了诗人对人间苦难的深切关怀,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深邃的情感力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四更鸡叫七星烂:描绘了夜深时分,清晨即将来临的情景。
  • 独起开门候天旦:诗人独自起床,打开门期待天亮,表达孤独与期待。
  • 月挂愁边人影低:月光照在愁苦的边缘,影子低垂,暗示心情低落。
  • 风惊梦里鸟群散:风声打破了梦境,鸟群惊散,象征梦的破碎与现实的醒悟。
  • 孤舟嫠妇寒自泣:孤舟上的寡妇在寒风中哭泣,展现了生活的苦难。
  • 破屋老农贫屡叹:贫困的老农在破旧的房子里叹息,反映了社会底层的悲惨现实。
  • 早飡欲发未遑安:诗人准备吃早饭却无暇安定,展示了生活的忙碌与艰辛。
  • 客路飘零正多难:作为游子的诗人,感叹旅途的艰难与漂泊。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月挂愁边”,月亮比作愁苦的象征。
  • 拟人:如“风惊梦里鸟群散”,风被赋予了惊吓的动作。
  • 对仗:如“孤舟嫠妇寒自泣,破屋老农贫屡叹”,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一个清晨的宁静与人们的苦难,表达了对底层人民生活的深刻同情和对人世间苦难的关注,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鸡鸣:象征着新生与希望,但在此却带有孤独感。
  • 月光:象征着愁苦与思念,映照出人们的愁苦心情。
  • 孤舟:代表孤独与失落,隐喻人的脆弱。
  • 破屋:象征贫困与艰辛,反映社会的现实问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四更”指的是哪个时间段? A. 晚上九点
    B. 凌晨三点到五点
    C. 中午十二点

  2. “孤舟嫠妇寒自泣”中的“嫠妇”指的是谁?
    A. 已婚女性
    B. 失去丈夫的女性
    C. 有孩子的母亲

  3. 诗中提到的“破屋老农”象征什么?
    A. 富裕生活
    B. 贫困与无助
    C. 和谐家庭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登高》 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通过描绘孤独的夜晚,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情感细腻而深沉。
  • 《登高》则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沉重,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高启研究》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赠余月心五首 赠一壶天李日者 赠许柏溪惟一 赠涂内明 赠罗雪崖樵青 山中立夏用坐客韵 思故乡第一百五十六 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 正气歌 酬田逸人游岩见寻不遇题隐居里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鼓字旁的字 一面之缘 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至字旁的字 公职 乐典 水过地皮湿 松厅 肀字旁的字 发迹变泰 疑问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黽字旁的字 厄字旁的字 兵微将寡 包含预的成语 仄目 朝发夕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