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46: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46:26
送毕甥之临邛主簿杂言
自我历官三十年,有脚未曾行蜀川。
李白尝言道之艰险,长嗟难剧上青天。
鸟悲猿嚎马蹄脱,苔梯雨栈愁倾颠。
苍崖下窥不见底,但听雷声辊石悬湍溅。
晓盘青泥上高烟,暮盘青泥到下泉。
剑阁如剑,巉然割肠刺恨今古连。
尔去三千九百里,巴山小马乌布鞯。
一妇一奚行李单,家具日货能几钱。
人皆畏避不敢往,此独敢往何所便。
况是初宦无远适,心意自许非由铨。
异乎哉,我今送尔徒哀怜。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好友毕甥即将前往临邛的惋惜与关切。作者回顾自己三十年的官场生涯,却从未踏足蜀川。李白曾经说过,前往蜀地的道路艰险无比,让人感叹不已。大自然的悲鸣和马蹄声交织成愁苦的旋律,湿滑的苔藓、倾斜的栈道让人心生恐惧。站在苍崖边缘,深渊不可见,只能听到雷声轰鸣,石头在湍流中翻滚。清晨时,青泥上升起烟雾,傍晚时,青泥流向泉水。剑阁如同一把锋利的剑,切割着古今的痛苦。你将要走三千九百里,穿过巴山,骑着小马,背着简易的行李。一个女人一个奚人,行李单薄,生活必需品不知能有多少。人们都畏惧这条路,不敢前往,而你却勇敢地向前走,究竟是为了什么呢?再说你初入官场,未曾有远大的抱负,心中所想不一定是通过科举得来的。真令人惋惜,我今天为你送行,心中充满了哀怜。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1060),字子云,号梅溪,宋代诗人,以五言诗闻名,作品兼具古典韵味与现实感。他的诗歌常体现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梅尧臣的好友毕甥即将前往临邛任职之际所作,表达了他对好友的关心与忧虑。诗中反映了对蜀川艰险的深刻理解,同时也透露出对人生道路的哲思。
梅尧臣在《送毕甥之临邛主簿杂言》中,通过对蜀川的描绘,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对朋友的深情。诗的开头描述了自己三十年的官场生涯,以及从未踏足蜀川,体现出一种对未知的敬畏与好奇。接着,他引用李白的话,强调了蜀地的艰难,体现出对朋友前行之路的忧虑。
在意象的运用上,诗中“鸟悲猿嚎”、“苍崖下窥不见底”等细腻的描写,生动地展现出大自然的险恶与无情,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体验。尤其是“剑阁如剑,巉然割肠刺恨”,通过对比与隐喻,表达了蜀川的险峻与心中的痛苦。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祝福,又有对其前路艰辛的惋惜,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及对生活的思考。结尾部分的“我今送尔徒哀怜”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艰难旅途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与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深厚的友谊与对未知的敬畏。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梅尧臣在诗中提到的“蜀川”指的是哪个地方?
填空题:诗中提到“人皆畏避不敢往”,指的是人们对前往____的恐惧。
判断题:梅尧臣对蜀川的印象是积极向上的。(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