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8:31: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31:53
三贤祠
作者:董嗣杲 〔宋代〕
东坡政绩踵香山,
梅下韬光独养閒。
一样清风无异代,
三公遗像有生颜。
竹亭画鹤衔芝老,
石鼎蟠蛛炷柏悭。
摘取吟联分扁隶,
英游时驾碧云还。
这首诗描写了东坡(苏轼)在香山的政绩和生活情景。梅树下,他隐居养性,享受清风与闲适。虽然时代不同,但他的精神与风范依旧。三位公卿的遗像依然显得生动。竹亭中,画中的仙鹤衔着长生不老的灵芝;石鼎上,蛛网缠绕着柏树,显得有些孤独。诗人提到自己在吟咏中摘取诗句,仿佛在追寻当年与英游同驾碧云而归的时光。
董嗣杲,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擅长诗词,尤其以抒情和咏史见长。其作品通常具有清新自然、情感细腻的风格。
《三贤祠》创作于对东坡的追忆之中,反映了作者对苏轼的崇敬与向往,同时寄托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
《三贤祠》是董嗣杲对苏轼及其隐逸生活的深情回顾,诗中描绘了东坡在香山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他作为伟大政治家的成就与隐士的潇洒。诗的开头,通过提及“东坡政绩”,即引入了苏轼的历史地位,接着将其生活状态与自然景观相结合,表现出一种和谐的生活态度。诗中多次出现的自然意象,如“清风”、“梅下”、“竹亭”等,渗透着一种恬淡安宁的气息。
后半部分提到的“三公遗像”,让人想起历史的沉重与人物的伟大,诗人用“有生颜”来描绘这些历史人物的遗像,仿佛他们仍然活在世间,传递着智慧与精神。通过“竹亭画鹤”和“石鼎蟠蛛”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长生不老的向往与现实的孤独感。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表现了对历史的追忆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情感真挚,结构严谨,是一首颇具艺术价值的诗作。
整首诗通过描绘东坡的隐逸生活和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展现了对高尚人格的向往和对清新自然的热爱。在对比中,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
关于东坡,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A. 他是一位著名的军事家
B. 他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
C. 他是一位著名的画家
D. 他是一位著名的科学家
“三公遗像”指的是哪三位公卿?
A. 太师、太傅、太保
B. 三个皇帝
C. 三个文人
D. 三个将军
诗中提到的“碧云”象征什么?
A. 繁忙的生活
B. 追求自由与洒脱
C. 历史的沉重
D. 自然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