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7:52: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7:52:56
雨凉
客中贫莫支,万事付不理。
今秋易觉寒,雨意犹未止。
青青梧桐树,蠹叶浮井水。
秋来未为久,俗尘已披靡。
夜分无眠处,西风裂窗纸。
茸裘蚤关心,奈为病躯使。
云开天宇净,晴霞散馀绮。
却扇披野衣,出门扣知己。
在客居他乡生活贫困,万事都无心去理会。
今秋的寒意格外明显,雨却依旧没有停歇。
青翠的梧桐树,虫蛀的叶子漂浮在井水上。
秋天来得还未久,世俗的纷扰已让我感到疲惫。
夜深人静之时,我无法入眠,西风撕裂了窗纸。
穿着厚厚的皮衣却心中焦虑,因何病痛使我如此。
云开天际晴朗,夕阳的霞光散落如绮丽的锦缎。
我轻轻扇动衣衫,走出门去敲响知己的门。
作者介绍:董嗣杲,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擅长诗词,尤其在山水田园诗方面有较高造诣。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来表达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雨凉》写于秋季,正值诗人客居他乡,生活贫困,思乡之情愈发浓烈。通过对秋雨的描写,表达了内心的孤独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
《雨凉》是一首通过描写秋季雨景来表现诗人内心孤独的诗作。诗人在客中生活,身处贫困,万事都显得无关紧要,体现了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消极态度。诗的开头便以“客中贫莫支”道出身世之困,进一步引出“今秋易觉寒,雨意犹未止”,在感受秋寒的同时,雨水的连绵不绝仿佛更添了他心中的忧虑。
接下来的描写中,梧桐树的青翠与虫蛀的叶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似乎在暗示着生命的脆弱与无常。诗人感慨“俗尘已披靡”,在秋季的萧瑟中感受到生活的压力,眼前的世俗纷扰让他倍感疲惫。夜深人静之际,诗人无眠,“西风裂窗纸”的意象则进一步渲染了他内心的孤寂。
而后,诗人通过“云开天宇净,晴霞散馀绮”描绘了一个晴朗的天空,象征着内心的渴望与期盼。最后一句“却扇披野衣,出门扣知己”则展现了他想要走出孤独、寻求友情的愿望。
整首诗用清晰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构建了一个富有层次的内心世界,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反思与情感的深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孤独生活的无奈感以及对友情的渴求,展现了在艰难时刻依然希望能有知己相伴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生活在哪个朝代?
诗中提到的“西风”主要象征什么?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哪种关系的渴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