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赵生

《送赵生》

时间: 2025-07-27 08:05:37

诗句

玄霤峰如画,别来劳梦思。

江乡为客久,岁晚到家迟。

夜暖梅花发,冬深草亦衰。

红尘染衣袂,莫使白云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8:05:37

送赵生

作者: 陈植 〔元代〕

原文展示:

玄霤峰如画,别来劳梦思。
江乡为客久,岁晚到家迟。
夜暖梅花发,冬深草亦衰。
红尘染衣袂,莫使白云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送别赵生时的情感。玄霤山如同画卷一般美丽,自从分别以来,我的梦中常常思念你。身处江乡已久,回家已是年末,归期延迟。夜晚温暖,梅花已经盛开,冬天深了,草木也开始枯萎。红尘缠绕着我的衣袂,希望白云不要知道我心中的愁苦。

注释:

  • 玄霤峰:指的是一座山,形容其景色如画。
  • 劳梦思:指因思念而劳累的梦境。
  • 江乡:指作者所在的江边地方。
  • 红尘:指世俗的纷扰和烦恼。
  • 白云:象征着闲云野鹤,隐喻逃避世俗的自在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植,元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以诗歌见长,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送别友人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离别的惆怅。

诗歌鉴赏:

《送赵生》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引入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开头两句“玄霤峰如画,别来劳梦思”,表现出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同时也流露出因离别而产生的思念之苦。接下来的“江乡为客久,岁晚到家迟”,则反映了作者在异乡的寂寞与归家的渴望。诗中“夜暖梅花发,冬深草亦衰”描绘了时节的变化,梅花在暖夜中盛开,象征着希望与生机,而衰败的草则暗示着岁月的无情与生命的短暂。最后一句“红尘染衣袂,莫使白云知”则表达了对世俗烦扰的无奈与对自由的渴望,白云作为一种理想境界的象征,强调了对生活理想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玄霤峰如画”:描绘了风景的美丽,给人以视觉享受。
  • “别来劳梦思”:表现了对友人的思念,梦中常常苦思。
  • “江乡为客久”:说明自己在江边生活已久,身份是客人。
  • “岁晚到家迟”:归家的时间推迟,暗示对家的渴望。
  • “夜暖梅花发”:夜晚温暖,梅花开放,象征春天的到来。
  • “冬深草亦衰”:冬天深了,草木逐渐枯萎,反映生命的脆弱。
  • “红尘染衣袂”:世俗的烦恼缠绕着自己,无法摆脱。
  • “莫使白云知”:希望白云不要知晓自己的愁苦,渴望自由。

修辞手法:

  • 比喻:“玄霤峰如画”以画比喻山的美丽。
  • 对仗:“夜暖梅花发,冬深草亦衰”语句对称,增强了美感。
  • 拟人:“红尘染衣袂”赋予红尘以人的情感,体现了烦恼的无奈。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表达情感,传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对归家的渴望以及对生活苦涩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在世俗生活与理想追求之间的挣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玄霤峰:象征自然之美与心灵的寄托。
  • 梅花:象征生命的希望与坚韧。
  • 红尘:象征世俗的烦恼与人生的复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山是指哪个?

    • A. 玄霤峰
    • B. 黄山
    • C. 泰山
  2. “红尘染衣袂”中的“红尘”指什么?

    • A. 自然景色
    • B. 世俗烦恼
    • C. 心灵自由
  3. 诗中提到的花是什么?

    • A. 桃花
    • B. 梅花
    • C. 牡丹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送友人》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在李白的《送友人》中,同样表现了离别的情感,但更加注重豪情壮志,而陈植的《送赵生》则更为细腻,重在自然与内心情感的交融。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个人风格。

参考资料:

  • 《元代诗歌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元代文人及其作品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问西湖梅 禁直偶作三首 题雪景二首 题禁中黄石榴二首 满路花 玉蹀躞 送钱处和知三衢 昭君怨四首 和王应夫见贻六首 山居杂诗九十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扒拉不开 百年归寿 两点水的字 倒枕搥床 谋图不轨 返视内照 包含躁的成语 韦字旁的字 昌遐 潜鳞戢羽 飞字旁的字 屮字旁的字 艰棘 窥见 病字头的字 七上八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