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35: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35:11
衡门愁绝坐诗穷,瘦策荒途况此翁。
流水年华孤月在,黄花心事几人向。
乡书杳杳迎江雁,客枕萧萧避井桐。
昨夜莼鲈应入梦,扁舟归去及秋风。
在愁苦的衡门前,我独坐写诗,思路枯竭;
手中的瘦弱书卷,正如我在荒凉的道路上游荡的老翁。
时间如流水般逝去,孤独的月亮依然悬在空中,
而心中对黄花的思念,有几人能够理解?
故乡的信件杳无音信,只有江雁迎面飞来;
旅客在床边听着萧萧的风声,避开那棵古老的井桐。
昨夜的莼菜和鲈鱼,应该是我梦中的美味,
小舟归去时正是秋风萧瑟的季节。
林景熙,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表达对故乡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悟。其诗作风格清新,情感细腻。
这首诗作于诗人游历他乡时,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生活的无奈。随着岁月流逝,诗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孤独的加深,愈加思念故土。
《答陈植父》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深思的诗作,诗人在愁苦的环境中,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在诗的开头,诗人以“衡门愁绝坐诗穷”引入,暗示了自己在创作上的困境和心理的压抑。接着,通过“流水年华孤月在”,将时间的流逝与孤独的月亮结合,形成了一个深刻的对比,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叹和对孤独的无奈。
诗中提到的“黄花心事几人向”,表现了诗人对内心情感的无奈与孤独。即便有对故乡的思念,但这种情感却无人理解,显得愈加孤独。后面的乡书杳杳和客枕萧萧,更是增强了这种思乡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无奈。
最后,诗人以“昨夜莼鲈应入梦,扁舟归去及秋风”收尾,寄托了他对故乡的美好回忆和对归属感的渴望。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既有对当下生活的反思,也有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令人动容。
整首诗围绕“思乡”与“孤独”的主题展开,通过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诗中“衡门愁绝”表达了诗人的什么心理状态?
“孤月”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诗中提到的“莼鲈”代表了什么?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与愁苦,但其情感更加沉重;而林景熙的这首诗则更多展现了对故乡的怀念和对生活无奈的感慨,展示了不同时期诗人对孤独与思乡的不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