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14: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14:23
原文展示:
九日怀周仲材 赵蕃 〔宋代〕
吹帽今朝是,登高旧俗同。 穷乡怕逢节,病骨怯临风。 此日千忧里,他时一梦中。 白衣殊不至,空绕菊篱东。
白话文翻译:
今天正是重阳节,登高是自古以来的习俗。 在偏僻的乡村,我害怕过节,因为我的身体虚弱,害怕风吹。 在这个充满忧愁的日子里,我只能在未来的梦中回忆。 那个送酒的白衣人始终没有出现,我只能空自绕着菊花篱笆徘徊。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宋代诗人,与刘过、姜夔等人交往,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生活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重阳节时所作,表达了他因病不能登高,思念友人周仲材,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重阳节的习俗和个人情感的结合,表达了作者因病不能登高的遗憾,以及对友人的思念。诗中“穷乡怕逢节,病骨怯临风”反映了作者身体的虚弱和对节日的畏惧。而“此日千忧里,他时一梦中”则抒发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最后两句“白衣殊不至,空绕菊篱东”则通过典故和象征,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期待和对孤独的感受。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宋代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重阳节的孤独和对友人的思念。通过重阳节的习俗和个人情感的结合,表达了作者因病不能登高的遗憾,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吹帽”指的是什么节日? A. 中秋节 B. 重阳节 C. 端午节 D. 春节
作者为什么“怕逢节”? A. 因为节日太热闹 B. 因为身体虚弱 C. 因为不喜欢节日气氛 D. 因为节日花费太多
诗中的“白衣”指的是什么? A. 送酒的人 B. 医生 C. 僧人 D. 官员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