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晚春

《晚春》

时间: 2025-05-04 03:38:34

诗句

老来无复事狂游,倚杖看花动客愁。

病骨却寒春不管,柳棉风裹木棉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8:34

原文展示: 晚春 黄庚 〔宋代〕 老来无复事狂游,倚杖看花动客愁。病骨却寒春不管,柳棉风裹木棉裘。

白话文翻译: 年老之后不再有狂放的游历,拄着拐杖赏花却触动了旅人的忧愁。病弱的身体感到寒冷,春天却不管不顾,柳絮随风飘扬,仿佛裹着木棉的皮衣。

注释:

  • 老来:指年老之后。
  • 无复事狂游:不再有年轻时的狂放游历。
  • 倚杖:拄着拐杖。
  • 动客愁:触动了旅人的忧愁。
  • 病骨:指病弱的身体。
  • 却寒:感到寒冷。
  • 春不管:春天不关心。
  • 柳棉风裹木棉裘:柳絮随风飘扬,形容春天的景象,同时也比喻病弱的身体。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庚是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晚年生活较为凄凉,诗风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世态的感慨。这首《晚春》反映了作者晚年病弱、孤独的心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黄庚晚年所作,表达了他对青春逝去的感慨,以及对病弱身体的无奈和对春天的冷漠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晚春为背景,通过描绘老者病弱的形象和春天的冷漠,抒发了作者对逝去青春的哀思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诗中“老来无复事狂游”一句,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年轻时狂放生活的怀念,而“倚杖看花动客愁”则进一步以看花触动愁绪的细节,加深了这种怀旧和哀伤的情感。后两句“病骨却寒春不管,柳棉风裹木棉裘”则通过春天的冷漠和病弱身体的对比,强化了作者的孤独和无助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典型的宋代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老来无复事狂游”:表达了作者年老后不再有年轻时的狂放游历,暗含对青春的怀念。
  2. “倚杖看花动客愁”:通过拄杖看花的动作,触动了旅人的忧愁,加深了怀旧情感。
  3. “病骨却寒春不管”:病弱的身体感到寒冷,春天却不管不顾,突出了作者的无奈和孤独。
  4. “柳棉风裹木棉裘”:以春天的景象比喻病弱的身体,增强了诗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修辞手法:

  • 比喻:“柳棉风裹木棉裘”中,柳絮随风飘扬被比喻为裹着木棉的皮衣,形象生动。
  • 拟人:“春不管”中,春天被赋予了人的冷漠态度,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逝去青春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孤独的抒发。通过老者的形象和春天的冷漠,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和对现实的不满。

意象分析:

  • 老来:象征着生命的衰老和青春的逝去。
  • 柳棉风:春天的典型景象,这里被用来比喻病弱的身体,增强了诗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老来无复事狂游”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A. 对青春的怀念 B. 对现实的满足 C.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A

  2. “柳棉风裹木棉裘”中的“柳棉风”比喻了什么? A. 春天的景象 B. 病弱的身体 C. 温暖的衣物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无奈。
  • 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抒发了对逝去青春的怀念。

诗词对比:

  • 黄庚的《晚春》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以春天为背景,但黄庚的诗更多表达了个人的孤独和无奈,而杜甫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黄庚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和创作背景。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解析和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酬扬州白塔寺永上人 上元夜忆长安 经徐侍郎墓作 伤大理谢少卿 送友失意南归 鄱阳大云寺一公房 步虚词(太清宫作) 李湖州孺人弹筝歌 庐山瀑布歌送李顾 白蘋洲送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戈字旁的字 璯弁 才疏德薄 挤塞 迫生 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饿虎扑羊 鸷狠狼戾 白花花 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自字旁的字 髟字旁的字 根连株拔 生字旁的字 皿字底的字 脚子货 一家一火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