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33: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33:43
尽日陪游处,斜阳竹院清。
定中观有漏,言外证无生。
色界聊传法,空门不用情。
欲知相去近,钟鼓两闻声。
这一天我在这里游玩,斜阳照耀着清幽的竹院。
在宁静中,我看到一些空漏的光影,似乎在说无生的道理。
在色界中传授法理,而在空门中却无需情感。
如果想知道心灵的距离有多近,只需听那钟鼓声齐鸣。
作者介绍:顾况,唐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山水田园,表达隐逸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顾况游览鄱阳大云寺时,受到寺庙环境的启发,反映了他对佛教哲理的思考,以及在宁静环境中获得的心灵感悟。
《鄱阳大云寺一公房》是一首描写游览与内心感悟的诗作。诗人在清幽的竹院中度过了一天,夕阳的光辉洒在院中,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诗中提到的“定中观有漏”,体现了在静定状态下,心灵对外界的感知,似乎在传达一种超脱的哲理。佛教的无生观念在此得以体现,强调内心的宁静无需外在情感的牵绊。
诗中“色界聊传法,空门不用情”进一步深化了佛教思想,指出在物质的世界中传授的法理与超脱情感的空门之间的关系。这种哲思通过最后一句“欲知相去近,钟鼓两闻声”得以升华。钟鼓声的共鸣象征了心灵的契合与认知的接近,在宁静中寻求内心的真实。
整首诗通过清新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佛教哲理的理解,构建了一种和谐美好的境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比、象征等手法,夕阳与竹院的描写形成视觉上的对比,钟鼓声则象征内心的和谐。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和对佛教哲理的思考,强调超越世俗情感的重要性。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欲知相去近,钟鼓两闻声”这句诗的意思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