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步虚词(太清宫作)

《步虚词(太清宫作)》

时间: 2025-07-27 20:30:51

诗句

迥步游三洞,清心礼七真。

飞符超羽翼,焚火醮星辰。

残药沾鸡犬,灵香出凤麟。

壶中无窄处,愿得一容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0:30:51

原文展示:

步虚词(太清宫作)
作者: 顾况 〔唐代〕

迥步游三洞,
清心礼七真。
飞符超羽翼,
焚火醮星辰。
残药沾鸡犬,
灵香出凤麟。
壶中无窄处,
愿得一容身。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太清宫游览的情景。他的步伐轻盈,神游于三洞之中,心中清净,恭敬地礼拜七位真仙。飞符在空中翱翔,焚香祭火以祈求星辰的庇佑。残存的药香沾染了鸡犬,而灵香则从凤和麟的身上散发出来。希望在这壶中能有足够的空间,让自己得以容身。


注释:

  • 迥步:轻快的步伐,形容神游的状态。
  • 三洞:指道教所称的三大洞天,象征着仙境。
  • 七真:道教中的七位真仙,代表着高尚的道德和修行。
  • 飞符:道教的符咒,具有超自然的力量。
  • 焚火:祭火,表示对神灵的敬仰和祈祷。
  • :祭典,指通过祭祀活动来祈求神灵的保佑。
  • 残药:药香,指供奉后剩余的香气。
  • 灵香:神圣的香气,象征着祥和和灵气。
  • 壶中无窄处:形容自己身处的空间狭小,期望能有更宽敞的地方。

典故解析:

  • 三洞:在道教中,三洞分别是太清洞、玉清洞和上清洞,象征着道教的三重天。
  • 七真:传说中有多位被尊为“真”的仙人,如张道陵、李耳等,象征着不同的道教思想和修行境界。
  • 飞符:道教文化中,符咒被认为具有强大的灵力,能够驱邪避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顾况,唐代诗人,生于约公元736年,卒年不详,字仲明,号逸人,擅长诗歌,尤其以古体诗闻名于世。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道教文化为主题,表达对自然和人文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顾况游览太清宫之时,受道教思想影响,表达了他对道教神仙世界的向往与对清净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步虚词》是一首富有道教色彩的诗歌,诗人在此诗中表达了对道教理想生活的憧憬与追求。开篇“迥步游三洞”,便展现出一种轻盈飘渺的状态,仿佛身处于虚无缥缈的仙境之中。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那份清心与宁静。

“清心礼七真”则表现了对道教真仙的崇敬与追随,体现了诗人的内心向往。在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提到“飞符超羽翼”,暗示了道教符咒的神秘力量,进一步增强了诗的神秘感。

接下来的“焚火醮星辰”,通过祭火的仪式,表达了对宇宙星辰的敬仰与祈求,形成了人与自然、人与神灵之间的和谐关系。后半部分“残药沾鸡犬,灵香出凤麟”则将生活的细节与道教的神秘相结合,展现出一种灵动的气氛,似乎在表达一种渴望与呼唤。

最后两句“壶中无窄处,愿得一容身”则是诗人对自由空间的渴望,渴望在道教的理想世界中找到归宿。整首诗通过形象的意象和流畅的笔触,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迥步游三洞:轻快的步伐游玩三大洞天,展现出一种轻松自在的状态。
    • 清心礼七真:心中清净,恭敬地礼拜七位真仙,体现对仙人的崇敬。
    • 飞符超羽翼:飞符像翅膀一样自由飞翔,象征神秘的道教力量。
    • 焚火醮星辰:祭火以祈求星辰的庇佑,表达对自然和神灵的敬仰。
    • 残药沾鸡犬:药香沾染了鸡犬,反映生活中的细腻与灵动。
    • 灵香出凤麟:灵香从神兽中散发,象征祥和和灵气。
    • 壶中无窄处:空间狭小,表明对自由和宽敞的向往。
    • 愿得一容身:希望能有一个容身之处,体现对归宿感的渴望。
  • 修辞手法

    • 比喻:飞符比喻为翅膀,象征自由。
    • 对仗:如“焚火醮星辰”,形成一种对称美感。
    • 象征:灵香、壶等意象象征着道教的理想和追求。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道教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清净的精神状态。


意象分析:

  • 三洞:象征着道教的理想境界,体现追求自由与超脱的愿望。
  • 七真:代表着道教的高尚理想与修行目标。
  • 飞符:象征着道教的神秘力量,体现对超自然的向往。
  • 灵香:象征灵性与祥和,反映出一种内心的宁静。
  • :象征空间的局限与对自由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三洞”指的是哪三个?

    • A. 太清洞、玉清洞、上清洞
    • B. 天河、月亮、星辰
    • C. 大海、山川、田野
  2. 填空题:诗中“飞符超__”描绘了什么意象?

  3.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灵香”是指世俗的香气。(对/错)


答案

  1. A
  2. 羽翼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理想与归宿的思考,但更多的是对故乡的思念。
  • 《登高》:则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沉思考,风格上更为沉重。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道教文化与诗歌》

相关查询

庚戌九日还自上都饮酒于西嵓以野水竹间清秋岩酒中绿为韵十首 其七 高丽馆中二首 其一 入关宿昌平 癸丑岁秋郊 步寻野卉 韩侯晁仲许送名酒渴心生尘以诗促之 初至遵化 兵府得告将还镇阳府推官王仲侯以书促予命驾先寄此诗 庚申闰月从师还自颍上对新月独酌十三首 其十 庚申闰月从师还自颍上对新月独酌十三首 其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非刑拷打 用字旁的字 详注 月字旁的字 西字头的字 去本就末 丨字旁的字 融液贯通 逞强好胜 成亲 凶屠 古文辞类纂 方寸已乱 魚字旁的字 包含矮的成语 包含覃的词语有哪些 逴俗绝物 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