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43: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43:13
长春节
作者: 刘兼〔唐代〕
圣朝佳节遇长春,
跪捧金炉祝又焚。
宝藏发来天地秀,
兵戈销后帝皇尊。
太平基址千年永,
混一车书万古存。
更有馨香满芳槛,
和风迟日在兰荪。
在这个美好的节日里,正值长春,
我跪下举着金炉,祝福并焚香。
大自然的珍宝孕育出秀丽的风光,
战乱过去,皇帝更加尊贵。
太平的基础将永远延续千年,
融合了众多经典的书籍,流传万古。
更有香气弥漫在芳香的门槛,
和风徐来,阳光洒在兰草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兼是唐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政治稳定、文化繁荣的时期。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风格清丽。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的一个春节,正值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时期,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珍惜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展望。
《长春节》一诗通过对长春佳节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国家繁荣与太平盛世的向往。诗中以“跪捧金炉祝又焚”开篇,立刻营造出一种隆重的节日氛围,表现了对天命的恭敬与感恩。接着,诗人用“宝藏发来天地秀”来描绘大自然的美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暗示了社会的富足。
“兵戈销后帝皇尊”一句,回顾了历史的波折,强调了和平的来之不易。接下来的“太平基址千年永”则表达了对未来的乐观,期望这种太平盛世能够永恒。
最后两句“更有馨香满芳槛,和风迟日在兰荪”,以细腻的感官描写,为整首诗增添了诗意的美感,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好,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愉悦。
整体来看,诗歌通过描绘节日的欢愉与自然的美好,传达了对国家富强与个人幸福的美好愿望,反映了唐代人们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珍惜与向往,强调了自然的美好与国家安泰的愿景,体现了唐代人们的乐观精神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刘兼生活在哪个朝代?
“金炉”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兵戈销后”表达了什么含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在表现春天的主题时,所关注的视角和情感各有不同,展现了丰富多样的诗歌风格和情感表达。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