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17: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17:27
原文展示:
壮别 丈夫有壮别,不作儿女颜。 风尘孤剑在,湖海一身单。 天下正多事,年华殊未阑。 高楼一挥手,来去我何难。
白话文翻译:
真正的男子汉在告别时,不会流露出儿女情长的模样。 在风尘中,孤独的剑依旧陪伴着我,我独自一人漂泊在江湖之中。 天下正处在多事之秋,但我的年华并未因此而结束。 站在高楼之上,挥一挥手,来去自如,对我来说并不困难。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梁启超(1873年—1929年),字卓如,号任公,晚号梁任公,广东新会人,清末民初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他是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深度参与了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伟大历史进程。
创作背景: 这首诗表达了梁启超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依然保持豪迈和坚定的情怀。诗中“丈夫有壮别,不作儿女颜”展现了他的英雄气概,而“风尘孤剑在,湖海一身单”则描绘了他孤独但坚韧的形象。在天下多事之际,他依然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认为自己的年华并未结束,依然可以大有作为。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展现了梁启超在动荡时代中的豪迈情怀和坚定信念。诗中的“壮别”一词,凸显了男子汉在告别时的豪迈,与“儿女颜”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作者不屈不挠的精神。而“风尘孤剑在,湖海一身单”则通过象征手法,描绘了作者孤独但坚韧的形象,同时也反映了他在江湖中的漂泊生活。最后两句“高楼一挥手,来去我何难”则展现了作者的自信和从容,即使在多事之秋,他依然能够自如地应对各种挑战。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充满了力量和希望,体现了梁启超作为维新派领袖的坚定信念和豪迈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展现作者在动荡时代中的豪迈情怀和坚定信念。通过对比、象征和排比等修辞手法,诗歌表达了作者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在多事之秋依然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壮别”指的是什么? A. 男子汉的豪迈告别 B. 儿女情长的样子 C. 旅途的艰辛 D. 孤独的剑
“风尘孤剑在,湖海一身单”中的“孤剑”象征什么? A. 孤独和坚韧 B. 旅途的艰辛 C. 广阔的江湖世界 D. 高远的志向
诗的最后一句“高楼一挥手,来去我何难”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态度? A. 孤独和坚韧 B. 自信和从容 C. 豪迈和坚定 D. 积极向上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