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0:45: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0:45:00
原文展示:
志未酬,志未酬,问君之志几时酬?志亦无尽量,酬亦无尽时。世界进步靡有止期,吾之希望亦靡有止期。众生苦恼不断如乱丝,吾之悲悯亦不断如乱丝。登高山复有高山,出瀛海复有瀛海。任龙腾虎跃以度此百年兮,所成就其能几许?虽成少许,不敢自轻,不有少许兮,多许奚自生。但望前途之宏廓而寥远兮,其孰能无感于余情。吁嗟乎,男儿志兮天下事,但有进兮不有止,言志已酬便无志。
白话文翻译:
我的志向尚未实现,我的志向尚未实现,请问你的志向何时才能实现?志向没有尽头,实现也没有尽头。世界的进步没有止境,我的希望也没有止境。众生的苦难像乱丝一样不断,我的悲悯也像乱丝一样不断。登上高山还有更高的山,越过海洋还有更广阔的海洋。任凭龙腾虎跃度过这百年,能成就多少呢?即使成就很少,也不敢轻视,没有小的成就,大的成就从何而来。只希望未来的道路宽广而遥远,谁能不感受到我的情感。啊,男儿的志向是天下的大事,只有不断前进而没有停止,说志向已经实现便不再有志向。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晚号饮冰室主人,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他的诗歌多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社会进步的期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梁启超对个人志向与社会进步的深刻思考,表达了他对未来的希望和对众生苦难的同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志未酬”为主题,反复强调志向的未实现,表达了诗人对个人理想与社会进步的持续追求。诗中通过“世界进步靡有止期”和“众生苦恼不断如乱丝”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诗人用“登高山复有高山,出瀛海复有瀛海”的意象,比喻人生的不断追求和挑战,体现了诗人对个人成就的谦逊态度和对未来的乐观展望。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个人志向与社会进步的持续追求,以及对未来的希望和对众生苦难的同情。诗人通过反复强调志向的未实现,展现了个人理想与社会进步的无止境追求,同时通过对未来的乐观展望和对众生的同情,表达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志未酬”出现了几次? A. 一次 B. 两次 C. 三次 D. 四次
诗中“乱丝”比喻的是什么? A. 众生的苦难 B. 诗人的悲悯 C. 众生的苦难和诗人的悲悯 D. 世界的进步
诗中“登高山复有高山,出瀛海复有瀛海”的意象表达了什么? A. 人生的不断追求和挑战 B. 世界的进步 C. 众生的苦难 D. 诗人的悲悯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