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蜀驮引

《蜀驮引》

时间: 2025-05-03 21:38:44

诗句

昂藏大步蚕丛国,曲颈微伸高九尺。

卓女窥窗莫我知,严仙据案何曾识。

自古皆传蜀道难,尔何能过拔蛇山。

忽惊登得鸡翁碛,又恐碍著鹿头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38:44

原文展示

蜀驮引
冯涓 〔唐代〕
昂藏大步蚕丛国,曲颈微伸高九尺。
卓女窥窗莫我知,严仙据案何曾识。
自古皆传蜀道难,尔何能过拔蛇山。
忽惊登得鸡翁碛,又恐碍著鹿头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的是蜀地的艰难险阻和旅途中的风景。诗人昂首阔步走在蜀道上,前方的景象壮观而令人震撼。曲颈的青蛇在高高的山上悠然自得,身姿优美。窗外的女子并未察觉到我的存在,而那位严肃的仙人又怎会对我有所了解。自古以来,蜀道就以其艰难而著称,你又怎能轻易通过拔蛇山呢?忽然想起我已登上鸡翁碛,但又担心会被鹿头关的险阻所困。

注释

  • 昂藏:昂首阔步,气宇轩昂的样子。
  • 蚕丛国:蜀地,古代蜀国的代称。
  • 曲颈:比喻高山或蛇的形态,指蜀道的曲折。
  • 卓女:传说中的女子,可能指神话中的人物。
  • 严仙:指道教的神仙,严肃的形象。
  • 蜀道难:自古以来,蜀道以艰险著称,出自《蜀道难》。
  • 拔蛇山:指险峻的山脉。
  • 鸡翁碛:地名,指蜀地的一个地方。
  • 鹿头关:又一险要之地,象征着艰难险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冯涓,唐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作品多以描绘山水为主,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那时对蜀道的艰险经历了大量的描写和讨论。诗人通过个人的旅途体验,表达了蜀道的险峻与壮丽。

诗歌鉴赏

《蜀驮引》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蜀道的壮丽与艰辛。诗中既有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有对人事的感慨。开头的“昂藏大步蚕丛国”便展现了诗人自信的气度和对旅途的期待,随之而来的“曲颈微伸高九尺”则通过蛇的形象暗示了蜀道的蜿蜒曲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用“卓女窥窗”和“严仙据案”来表达了一种孤独与被忽视的情感,仿佛在提醒读者即使身处壮丽的自然中,内心的孤寂依旧存在。而“自古皆传蜀道难”则是对蜀道艰难的承认和反思,体现了人们对自然险阻的敬畏与无奈。

最后,诗人提到“鸡翁碛”和“鹿头关”,这些地名不仅增强了诗的地域性,也进一步强调了旅途中的不安与惧怕,展现了旅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整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成功地将蜀道的壮丽与艰难展现出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昂藏大步蚕丛国:描绘了诗人自信的姿态,昂首阔步走在蜀地。
  • 曲颈微伸高九尺:比喻蜀道的曲折,暗示前行的艰难。
  • 卓女窥窗莫我知:表现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和被忽视。
  • 严仙据案何曾识:暗示对超然物外的神仙的敬畏。
  • 自古皆传蜀道难:引入蜀道艰险的历史背景,增强诗的厚度。
  • 尔何能过拔蛇山:质疑行者的勇气与能力。
  • 忽惊登得鸡翁碛:表现旅途中对周围景象的惊喜。
  • 又恐碍著鹿头关:再一次强调旅途中的不安与恐惧。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曲颈”比喻蜀道的曲折,生动形象。
  • 拟人:将自然景象与人情感结合,增强代入感。
  • 对仗:诗句结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围绕着蜀道的艰难与壮丽展开,反映了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对旅途的思考,表现了人类在面对自然险阻时的无奈与孤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蜀道:代表艰难与挑战。
  • :象征蜿蜒曲折,暗示险阻。
  • 卓女、严仙:代表人事与自然的关系,体现孤独感。
  • 鸡翁碛、鹿头关:地名象征,增强地域感与历史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昂藏”指什么?

    • A. 低头
    • B. 昂首阔步
    • C. 蹒跚而行
    • 答案:B
  2. “自古皆传蜀道难”表达了什么含义?

    • A. 蜀道容易
    • B. 蜀道艰难
    • C. 蜀道无人知
    • 答案:B
  3. “忽惊登得鸡翁碛”中“惊”字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失望
    • B. 惊讶与兴奋
    • C. 害怕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蜀道难》:李白的经典作品,描绘蜀道的艰险与壮丽。

诗词对比

  • 《蜀道难》与《蜀驮引》:两首诗均描绘蜀道的艰险,但风格上,李白的《蜀道难》更为悲壮,而冯涓的《蜀驮引》则融合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思考,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人回文五首?此五首诗为孔平仲作? 新年五首 其三 欧阳叔弼见访诵陶渊明事叹其绝识叔弼既去感 送沈逵赴广南 慈湖夹阻风 余自城中还道中云气自山中来如群马奔突以手 减字木兰花·空床响琢 东坡 臂痛谒告,作三绝句示四君子 是日至下马碛憩于北山僧舍有阁曰怀贤南直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倒八字的字 牛字旁的字 怯声怯气 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火寸 投亲 富室豪家 镸字旁的字 钧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有两下子 包含繻的词语有哪些 急先锋 东海夫人 灵幽 白字旁的字 登高能赋 豆字旁的字 吓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