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20: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20:10
不随俗物皆成土,只待良时却补天。
题支机石,见纪事釜鱼化作池中物,木履浮为天际船。
苦雨
这首诗的意思是:不随波逐流的事物终将化为尘土,唯有在适当的时机才能实现补天的理想。题材是支机石,看见过往的事情,如同釜鱼变成了池中的生物,木屐漂浮在天边如同船只。正是在这样的苦雨中,诗人感慨万千。
冯涓,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诗作常表现出对自然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风格清新脱俗。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反思和对理想的追求,可能是在经历困苦或不如意的情况下写成的,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句》通过对比世俗与理想,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追求。前两句“不随俗物皆成土,只待良时却补天”中,诗人表达了对世俗的鄙夷和对理想的期盼,认为不随波逐流的理想最终会被现实埋没,唯有在合适的时机才能实现补天的伟业。这种对理想与现实的对立,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的深刻观察。
接下来,诗人用“题支机石”引入对过去的回忆,似乎在感慨曾经的美好与现在的苦涩。“见纪事釜鱼化作池中物,木履浮为天际船”则使用了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变化,寓意着人生的无常和变化无常的命运。
最后的“苦雨”更是加深了诗人的情感,象征着生活的不易和内心的苦闷。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既有自然的描绘,又有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哲理思辨。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表现出诗人对社会的批判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充满了哲理的深度与情感的真实。
“不随俗物皆成土”中的“俗物”主要指什么?
A. 高尚的品德
B. 世俗的事物
C. 自然的景物
D. 文化的象征
诗中的“良时”指的是什么?
A. 好天气
B. 适合的时机
C. 美好的回忆
D. 未来的梦想
本诗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拟人
B. 反语
C. 比喻
D. 排比
冯涓的《句》与李白的《将进酒》同样表现出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反思,李白的诗强调豪放与豁达,而冯涓则更显内省与哲理。两者都通过意象的描绘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