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00: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00:34
枯松乱竹一丘陵,
曾此开堂演上乘。
瞰祭鸦如放生鸟,
扫坟人似远归僧。
刹竿倒处见翁仲,
鬼火移时替佛灯。
片碣欲书闲姓字,
不知敕赐有褒能。
在一座荒凉的丘陵上,枯松和杂竹交错生长,曾经在这里开堂讲经。远望去,祭奠的乌鸦就像放生的鸟儿,扫墓的人仿佛是远道而归的僧人。寺庙的竿子倒挂在那儿,看到的都是古老的雕像,鬼火闪烁时替代了佛灯的光辉。石碑上想刻上空闲的姓氏,却不知道这个寺庙其实是被敕赐给褒能的。
作者介绍:圆印持,明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时期,其诗风常体现出对时事的反思与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社会动荡之际,表现出对寺庙荒废、历史变迁的感慨。反映了作者对佛教文化的理解和对人世无常的思考。
《废褒能寺》是一首表现荒凉与无常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一座荒废的寺庙,传达出对历史变迁和人生命运的感慨。诗的开头描绘了破败的自然景观,枯松和乱竹的意象不仅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更是对寺庙昔日辉煌的对比,令人心生惆怅。接着,作者用“瞰祭鸦如放生鸟”一句,生动地描绘了祭奠的场景,乌鸦的存在暗示着生与死的交替,令人思考人生的短暂与轮回。
而扫坟的人似远归僧的比喻,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感悟。寺庙的存在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辉煌与现在的荒凉,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抓住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失落感。最后,提到的石碑,想要刻上姓氏,却不知这座寺庙的历史渊源,既是对历史的无奈,也是对个人身份的思索。整首诗在意象的塑造与情感的表达上,展现了深邃的哲理,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废弃寺庙的描绘,反映了历史的变迁和人生命运的无常,表达了对佛教文化的敬仰与对人生无奈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自然景观主要有哪些?
A. 山川
B. 枯松与乱竹
C. 江河
D. 花草
“扫坟人似远归僧”的意思是?
A. 扫墓的人有很多
B. 扫墓的人十分孤独
C. 扫墓的人是僧人
D. 扫墓的人来自远方
“鬼火移时替佛灯”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佛教的信仰
B. 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C. 对鬼魂的恐惧
D. 对灯光的依赖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