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酬乐天见寄

《酬乐天见寄》

时间: 2025-04-27 00:32:42

诗句

元君后辈先零落,崔相同年不少留。

华屋坐来能几日,

夜台归去便千秋。

背时犹自居三品,得老终须卜一丘。

若使吾徒还早达,亦应箫鼓入松楸。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32:42

原文展示

酬乐天见寄
作者:刘禹锡

元君后辈先零落,
崔相同年不少留。
华屋坐来能几日,
夜台归去便千秋。
背时犹自居三品,
得老终须卜一丘。
若使吾徒还早达,
亦应箫鼓入松楸。

白话文翻译

元代的后代早已衰落,崔相同年却还有不少人留存。
在华丽的屋子里坐着能有几天,
一旦回到夜台便是一千个秋天。
虽然背负着时光,仍然自居三品,
年老时终究要为自己占卜一块地。
如果我和我的朋友们能早一点到达,
也应该听到箫鼓声在松树和楸树间回荡。

注释

  • 元君:指的是元代的统治者,代指后代。
  • 崔相:崔姓的宰相,可能指的是崔湜等历史人物。
  • 华屋:华丽的房屋,象征着荣华富贵。
  • 夜台:指夜晚的楼台,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 三品:古代官职的等级,指的是较高的官职。
  • 卜一丘:占卜一块地,意指寻求安身之所。

典故解析

  • 箫鼓:古代乐器,常用于宴会或庆典,象征欢乐与庆祝。
  • 松楸:松树和楸树,常用来描绘自然环境,寓意高洁与安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号陆海居士,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内容多样,以豪放和正直著称,常关注社会现实和个人命运。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代,诗人刘禹锡与乐天(白居易)是友人,互相寄送诗作。这首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个人命运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诗歌鉴赏

《酬乐天见寄》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作,刘禹锡通过对时间的反思和对友人的寄托,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珍贵。诗中开头的“元君后辈先零落”不仅表达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也暗示了个人命运的无奈。接下来提到的“崔相同年不少留”,则通过对比强调了历史人物的命运差异,展现了刘禹锡对友人和历史的关注。

“华屋坐来能几日,夜台归去便千秋”,这一句通过坐在华屋的短暂和归去夜台的漫长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逝。诗人意识到,无论外在环境如何华丽,最终都难以逃脱时间的束缚。随着“背时犹自居三品”,诗人反思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尽管仍然在官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却难以改变时光对生命的影响。

最后的“若使吾徒还早达,亦应箫鼓入松楸”,诗人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渴望,渴望能够早日与友人相聚,共享欢乐。在这首诗中,刘禹锡不仅体现了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传达了对友谊和人生的深切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元君后辈先零落:指代元代的统治者及其后代的衰败。
    • 崔相同年不少留:崔相与自己同年的人中仍有人留下来,形成对比。
    • 华屋坐来能几日:即使在华丽的房屋中,人生的日子仍然有限。
    • 夜台归去便千秋:一旦回归平淡的生活,便是无尽的岁月。
    • 背时犹自居三品:虽然身居高位,却无法逃避时间的流逝。
    • 得老终须卜一丘:年老时,仍然要为自己的归宿做打算。
    • 若使吾徒还早达:设想如果早日与友人相聚。
    • 亦应箫鼓入松楸:那么就应该能听到欢乐的声音。
  •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历史人物与个人命运的不同,展现了时间的无情。
    • 象征:华屋与夜台象征着荣华与平淡,反映人生的不同阶段。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时光流逝的思考,展现了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意象分析

  • 华屋:象征富贵与短暂的繁华。
  • 夜台:象征岁月的流逝与归宿的平淡。
  • 箫鼓:象征欢乐与友谊的美好时刻。
  • 松楸:暗示自然的宁静与长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元君”指的是哪个时代的统治者?

    • A. 宋代
    • B. 唐代
    • C. 元代
  2. “华屋坐来能几日”中“华屋”象征什么?

    • A. 权力
    • B. 富贵
    • C. 生活的短暂
  3. 诗人通过什么手法来表达对历史的感慨?

    • A. 比喻
    • B. 对比
    • C. 拟人

答案

  1. C. 元代
  2. B. 富贵
  3. B. 对比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 刘禹锡的《酬乐天见寄》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均反映了对人生短暂的思考,但刘禹锡更加关注个人命运与时光的流逝,而白居易则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对逝去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史》

相关查询

采桑子 雨丝 采桑子 采桑子·双螺未学同心绾 采桑子 采桑子 其三 采桑子 题画竹 采桑子·闰五更 采桑子 采桑子 采桑子 其二 四时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鬼字旁的字 外界 索然无味 包含警的词语有哪些 女鸟 截长补短 乙字旁的字 而字旁的字 软轮 俊爽 氏字旁的字 爪字旁的字 知人料事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渺无人踪 阴阳怪气 所向皆靡 择开头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