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45: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45:43
残柳笼烟,幽花掩月,旧游记惯台城。
湖上秋来,波心冷到鸥盟。
韶光容易抛人去,甚南朝燕燕莺莺。
暗销凝。脂水秦淮,流断清泠。
蒋山依旧天横翠,祗年时帝子,望断瑶京。
北固楼高,而今又动边声。
百年兴废寻常事,听寒潮呜咽难平。
莫沉吟。螺碧深杯,且洗愁襟。
残留的柳树在烟雾中摇曳,幽静的花朵遮掩着明月,我在这台城的旧游记里徘徊。
秋天来临,湖面波心冷得让人想起鸥鸟的盟约。
美好的时光容易让人追忆而去,想起南朝的燕子和莺歌。
在这幽暗的夜里,脂水如秦淮水一般,流淌着清冷的气息。
蒋山依旧巍峨,天边的翠色横亘。唯有年年岁岁,时帝子在瑶京的视线中逐渐消失。
北固楼依然高耸,如今又传来边塞的声音。
百年的兴衰是寻常之事,听那寒潮呜咽着,难以平复心绪。
莫要沉吟,拿着螺碧深杯,且来洗净我的愁苦。
陈家庆,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诗作以细腻见长,常蕴含丰富的情感与历史文化底蕴。他的作品常常以自然景物为背景,抒发个人情感与思考。
《高阳台》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交融的时期,诗人借用自然景物来表达对过往的追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出个人的孤独和对美好时光的渴望。
《高阳台》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意象的诗歌,诗人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深刻地反映了人对时间流逝和个人命运的感慨。诗的开头“残柳笼烟,幽花掩月”,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一幅朦胧的秋景图,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美丽的氛围。随着“湖上秋来,波心冷到鸥盟”的描写,诗人进一步深化了秋天的孤寂感,鸥鸟的盟约仿佛在提醒人们,生命的流逝与孤独是无法避免的。
接下来的“韶光容易抛人去,甚南朝燕燕莺莺”,诗人用南朝的燕子和莺歌来唤起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表达了对青春易逝的无奈和伤感。最后的“莫沉吟。螺碧深杯,且洗愁襟”,则是一种自我安慰的呼唤,仿佛在告诉自己要学会释怀,欣赏当下的美好。
整首诗歌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邃的情感,引发读者对生命、时间与孤独的思考,表现出诗人对人生的哲学思考与情感表达。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人生的无常与青春的流逝展开,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与个人的情感交织,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思考,反映出一种既美丽又伤感的情怀。
诗中“韶光”指的是什么?
a) 美好的时光
b) 伤痛的回忆
c) 未来的期望
“螺碧深杯”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忧伤
b) 欢乐
c) 释怀
诗中提到的“南朝燕燕莺莺”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战争的渴望
b) 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c) 对未来的期待
将《高阳台》与杜甫的《登高》进行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