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南山罗汉赞十六首

《南山罗汉赞十六首》

时间: 2025-05-02 05:50:36

诗句

大阿罗汉宾度罗,奉持末後如来印。

日中一钵千家饭,处处作佛事饶益。

以我身心五分香,作光明云雨大千。

取火燃香世界主,能遍法界唯心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0:36

原文展示

南山罗汉赞十六首
黄庭坚

大阿罗汉宾度罗,
奉持末後如来印。
日中一钵千家饭,
处处作佛事饶益。
以我身心五分香,
作光明云雨大千。
取火燃香世界主,
能遍法界唯心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的是大阿罗汉宾度罗的形象,他持有如来的印信,象征着佛教的权威与智慧。他每天用一个钵收集来自千家万户的饭食,无处不在地弘扬佛教的慈悲与利益众生的精神。诗人以自己的身心作为香火,广施光明,滋润大千世界。他用火点燃香烟,象征着他在世界上所做的一切法事,表明了唯心的观念,强调心灵的力量可以改变万物。

注释

  • 阿罗汉:佛教中指已经觉悟、解脱的圣者。
  • 宾度罗:指宾度罗阿罗汉,是佛教的传说人物。
  • 如来印:象征佛教的法权和教义。
  • 光明云雨:形容智慧与慈悲如同甘霖普润万物。
  • 法界:指一切法的存在状态,强调无处不在的法。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北宋著名的书法家、诗人和文学评论家。他的诗风受苏轼影响,常以清新脱俗、自然流畅而著称。

创作背景
《南山罗汉赞》是在黄庭坚对佛教的理解与感悟中创作而成,体现了他对佛教思想的深刻认同与个人精神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大阿罗汉宾度罗的描绘,展现了佛教的慈悲精神与智慧启迪。诗中提到“千家饭”,不仅表达了佛教僧侣与世俗生活的紧密联系,也反映了普渡众生的思想。黄庭坚以自己身体作为香火,进一步强调了个人在宗教实践中的重要性,体现了佛教中“心即是佛”的理念。此外,诗中提及的“光明云雨”则寓意着智慧与慈悲的广泛影响,显示了诗人对佛教理想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大阿罗汉宾度罗:开篇直接点明主角,强调其圣者地位。
  2. 奉持末後如来印:表明其权威性和佛教教义的传承。
  3. 日中一钵千家饭:形象地展现了他为众生服务的日常生活。
  4. 处处作佛事饶益:强调无处不在的慈悲与奉献精神。
  5. 以我身心五分香:表达个人的虔诚和投入。
  6. 作光明云雨大千:比喻慈悲与智慧的广泛传播。
  7. 取火燃香世界主:象征性地描绘了点燃心灵的力量。
  8. 能遍法界唯心办:总结了佛教的核心思想,心灵的力量。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慈悲与智慧比作“光明云雨”,形象生动。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加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宣扬佛教的慈悲与智慧,强调个人在推广佛教理想中的角色与责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阿罗汉:象征佛教的理想境界。
  • :象征供养与奉献。
  • 香火:象征信仰和虔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大阿罗汉宾度罗是什么身份?
    A. 普通人
    B. 佛教圣者
    C. 僧侣
    答案:B

  2. 诗中提到的“千家饭”象征什么?
    A. 财富
    B. 供养与慈悲
    C. 食物
    答案:B

  3. 全诗的主题是什么?
    A. 个人追求
    B. 佛教的智慧与慈悲
    C. 生活的琐碎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白居易的作品,描绘了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具有类似的哲理思想。
  • 《静夜思》:李白的经典之作,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内心的宁静联系。

诗词对比
与唐代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对比,两首诗都体现了哲理与人文关怀,但黄庭坚的诗更强调佛教的慈悲,而王维则更倾向于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诗鉴赏辞典》
  2. 《黄庭坚诗文选》
  3. 《佛教文化与中国文学》

通过这一系列的分析与学习,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黄庭坚的《南山罗汉赞十六首》及其在佛教文化中的地位与意义。

相关查询

与公晔饮西山坐上再和前韵 次韵赵表之久别相会于福唐见贻之什 次韵王才元少地少师招游东山客有不至得遂已 诸公送行分韵得驱字 青原台与兄弟同赋 天庆道士何丹林作亭竹间方成予名之以秀野因 故相少师李公挽诗 和少章罂粟汤 早行 至玉山谒尚书兄以九日复告别途中寄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论短道长 包含凯的词语有哪些 条入叶贯 潜处 飠字旁的字 包含夯的词语有哪些 天天 黄字旁的字 繁文缛礼 乌鲗墨 媛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三元及第 文字旁的字 山字旁的字 揖揖 金粉豪华 包含缩的成语 卜字旁的字 自业自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