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51: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51:48
谢公蕴风流,诗作鲍照语。
丝虫萦草纸,笔力挟风雨。
万里投谏书,石交化豺虎。
世方用贤髦,先成泉下土。
谢公的风流才华令人钦佩,他的诗作如同鲍照那样优美。
细丝虫缠绕着草纸,笔力如同风雨般猛烈。
即使千里之外寄送谏言,石头也能化为豺狼与虎豹。
当今世道在于选贤用能,然而先前的才子们却早已化作泉下之土。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的诗歌以清新俊逸、意境深远著称,倡导“诗中有画”的理念。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黄庭坚中年时期,正值宋代文化繁荣之时,诗人感受到时代对人才的渴望与个人理想的无奈,表达了对历史名人的钦佩以及对现状的不满。
黄庭坚的《和邢惇夫秋怀十首》展现了他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诗的开篇以谢公和鲍照为引,表明了诗人对才华横溢的士人的追怀与敬仰,传达出对文人风流的向往。接着,诗中的“丝虫萦草纸”形象地描绘了创作的艰辛与执着,显示出诗人对写作的热情与坚持。通过“万里投谏书,石交化豺虎”,诗人将谏言寄托于远方,隐喻了即使在艰难的环境中也要勇敢发声的决心。结尾处提到的“世方用贤髦,先成泉下土”,则是一种对人才被埋没的无奈与惋惜,反映了诗人在历史长河中对个人价值的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表现出黄庭坚对文学、历史与人生价值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围绕对才子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思考展开,表达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个人价值的追寻。
诗词测试:
谢公的风流才华是指哪个历史人物?
A. 鲍照
B. 谢安
C. 王维
D. 李白
诗中“万里投谏书”中的“投谏书”指的是什么?
A. 书信
B. 诗作
C. 文章
D. 评论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什么?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历史名人的追怀
C. 对个人价值的反思
D. 对爱情的向往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