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30: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30:04
原文展示:
陈推官幽居十咏·溪上赋诗 王炎 〔宋代〕 阅遍岸花汀草,捻髭危坐渔矶。 一笑冥搜得句,溪山争吐光辉。
白话文翻译:
我遍览了岸边的花朵和汀上的草,捻着胡须,端坐在渔矶之上。 突然间,灵感如泉涌,我一笑之间便捕捉到了佳句,溪山也因此争相吐露出光辉。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炎,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其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诗歌创作的投入。该诗可能创作于作者闲暇之余,游览自然时的即兴之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溪边静坐,沉思中得到诗句的情景,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诗歌创作的热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作者在自然中的沉思与创作过程。首句“阅遍岸花汀草”展现了作者对周围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而“捻髭危坐渔矶”则传达了作者沉思时的专注与宁静。后两句“一笑冥搜得句,溪山争吐光辉”巧妙地将创作灵感与自然美景相结合,表达了诗句的诞生不仅丰富了作者的内心世界,也让自然景色显得更加生动和有灵性。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诗歌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自然与诗歌的和谐共生。作者通过在自然中的沉思与创作,表达了自然美景对诗歌创作的启发作用,以及诗句对自然景色的美化和提升。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捻髭危坐渔矶”描绘了作者的哪种状态? A. 沉思 B. 钓鱼 C. 行走 D. 睡觉
“溪山争吐光辉”中的“争吐”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