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又登岳阳楼

《又登岳阳楼》

时间: 2025-05-04 01:52:45

诗句

岳阳楼前丹叶飞,栏干留我不须归。

洞庭镜面平千里,却要君山相发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52:45

原文展示:

又登岳阳楼
作者: 陈与义 〔宋代〕

岳阳楼前丹叶飞,
栏干留我不须归。
洞庭镜面平千里,
却要君山相发挥。

白话文翻译:

我再次登上岳阳楼,看到楼前的红叶在空中飞舞,
栏杆把我留住,让我不想回去。
洞庭湖的水面平静得如同一面镜子,
但我却想让君山更显得生动起来。

注释:

  • 丹叶:指红色的叶子,秋天时树叶变红,形象生动。
  • 栏干:指楼的栏杆,这里指的是诗人站在栏杆旁边,感受到美景。
  • 君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因其形状独特而著名。
  • 发挥:使之生动、显现其美。

典故解析:

岳阳楼是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提到的名楼,历史上多位文人都曾在此作诗,表达对湖光山色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与义,字仲明,号甘棠,南宋时期的诗人,曾任职于政府,致力于诗歌创作,风格清新而富有情感。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南宋时期,诗人再次登上岳阳楼,感受到秋天的美景,内心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又登岳阳楼》是陈与义在岳阳楼再次作诗的作品,展现了诗人与自然景色之间的深厚情感。前两句描绘了秋日的美景,红叶在风中飞舞,给人以视觉的冲击,表达出诗人对美的感受和对生活的留恋。后两句则把视线转向广阔的洞庭湖,湖面如镜,反射着宁静的氛围,但诗人心中却渴望更多的生动和变化,这种矛盾的情感使整首诗充满了层次感。

诗中的景象不仅是自然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通过对君山的渴望,体现出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象征着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显示出宋代诗词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岳阳楼前丹叶飞:描绘了岳阳楼前的秋叶飞舞,营造出一种丰收和宁静的氛围。
  2. 栏干留我不须归:诗人被眼前的美景吸引,留连忘返,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眷恋。
  3. 洞庭镜面平千里:湖面如镜,广阔无垠,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
  4. 却要君山相发挥:诗人希望君山能够更加生动,体现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湖面比作镜子,形象生动。
  • 对仗:前后两句在结构上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内心情感,形成深刻的意境。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丹叶:象征秋天,象征生命的流逝与美的瞬间。
  • 洞庭湖:象征宽广与宁静,代表诗人内心的渴望。
  • 君山:象征理想与追求,体现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又登岳阳楼》的作者是?

    • A. 王勃
    • B. 陈与义
    • C. 李白
    • D. 杜甫
  2. 诗中“丹叶”指的是?

    • A. 绿色的叶子
    • B. 红色的叶子
    • C. 干枯的叶子
    • D. 翠绿的叶子
  3. “洞庭镜面平千里”中“镜面”比喻什么?

    • A. 湖面平静
    • B. 天空晴朗
    • C. 山峰高耸
    • D. 大地广阔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勃《滕王阁序》
  •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王勃的《滕王阁序》同样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并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而陈与义在《又登岳阳楼》中则更侧重于对自然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流露,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观梅 登浮光四望亭 客窗对雪 题钟秀阁 题前馀姚州判官叶敬常海堤遗卷 题九灵山房图 题钟秀阁(为东湖古鼎铭长老作) 题九灵山房图(戴叔能读书处,时避地明州) 苏州府学生凌霄汉 吴人姜谧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讼夺 性质 言字旁的字 一着被蛇咬,三年怕井绳 厄字旁的字 敛怨 包含哮的词语有哪些 鬼婆婆 殷天蔽日 辑志协力 鼠字旁的字 里字旁的字 牛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刀枪入库 户字头的字 余香满口 浮翔 谈结尾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