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1: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1:35
原文展示:
脚蹴南楼咫尺间,手摩八咏境全悭。东西合抱两溪水,远近平分千里山。但见孤鸿渺天际,更无野马隘人寰。一时从事先名实,岂有能诬雀鼠奸。
白话文翻译:
几乎踏足南楼咫尺之间,伸手触摸八咏楼的境地却难以触及。东西两侧环绕着两条溪水,远近高低分布着千里山川。只看见孤鸿在遥远的天际飞翔,再无野马在狭小的人世间奔驰。一时从事要先注重名实,岂能容忍诬陷小人的奸诈。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特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其对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这首诗可能是为某位官员或友人所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社会正义的坚持。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姜特立在游览婺州(今浙江金华)时,为李中甫和董奇卿两位官员所作。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境界的向往,同时也隐含了对社会正义的追求和对小人奸诈行为的鄙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对南楼、八咏楼、两溪水、千里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诗中的“孤鸿渺天际”和“更无野马隘人寰”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高远的追求,以及对狭隘人世的厌倦。最后两句强调了名实的重要性,反对诬陷小人的奸诈行为,体现了诗人对社会正义的坚持。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宋代诗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境界的向往和对自由高远的追求。同时,诗中也强调了名实的重要性,反对诬陷小人的奸诈行为,体现了诗人对社会正义的坚持。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南楼”和“八咏境”分别象征着什么? A. 美好境界和难以触及的美好境地 B. 狭隘人世和高远自由 C. 自然美景和社会正义 D. 名声与实际 答案:A
诗中的“孤鸿渺天际”和“更无野马隘人寰”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什么? A. 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B. 对高远自由的追求和对狭隘人世的厌倦 C. 对社会正义的坚持 D. 对名声与实际的重视 答案:B
诗中的“一时从事先名实”强调了什么? A. 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B. 对高远自由的追求 C. 对社会正义的坚持 D. 对名声与实际的重视 答案: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